第(1/3)頁 西北之上,最忙碌的不是武將,反而是文吏。 此刻站在書房之中,不管是嬴政還是尉繚都清楚,馬興與蒙毅必然會有一個留在西北。 只不過,嬴政偏向于蒙毅,而尉繚偏向于馬興。 因為武安君偏向于馬興! 這一點,很重要。 畢竟西北此時此刻,還是嬴高說了算,也只能嬴高說了算,在西北之上,嬴高威名赫赫,甚至于已經不是威名,而是兇名昭著。 尉繚清楚,雖然嬴高與蒙氏的關系不錯,但是,與之相比,馬興與嬴高的關系則更進一步。 大秦雖然是依法治國,但是人情來往也極為的重要。 西北終究是嬴高打下來的土地,在那一片土地之上,嬴高的威望遠超秦王政。 若是武安君平定西北,未來的西北,想要置換官吏,也必然是在十年之后。 畢竟不管是為了穩定,還是為了照顧武安君的情緒,西北之上,朝廷就算是變革,也得征求嬴高的意見。 雖然一道王詔,嬴高必然會奉行,但是此時此刻的嬴高,再也不是隨意就可以無視的秦國公子了。 他戰功赫赫,封君武安! 手底下不論是文吏還是武將,都已經有了死忠,早已經成長為一股任何人都不能小覷的勢力。 尉繚抬起頭看了一眼嬴政,他心里清楚,再這樣放任下去,只怕是不封公子高為儲君已經不行了。 天下士子皆出大秦學宮,承公子高之情,從某一種意義上而言,他們便是嬴高的門生。 現如今,嬴高手握三四十萬大軍,本身又是一個能征善戰,不遜色于王翦的武將。 如此天縱奇才,其余的諸公子又如何是他的對手,可以說,大秦的儲君之爭,剛剛開始就迅速結束了。 這一點,不光是尉繚這樣認為,同樣的嬴政也是如此看法。 正因為嬴高太過于強勢,反而在這件事上,讓嬴政很是被動,他尚未挑起儲君之爭,竟然就這樣無聲無息的結束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