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西川這里有大雪,但是這里卻沒有北方那種刺骨的寒冷,當然比起南方的濕冷也差一點意思。接下來的幾天,劉和也處理好了西川的規劃。簡單實際的修路、鐵匠鋪升級為煉鋼,打造農具開設工坊,提高農業的產量,總之把這里的人利用起來。一年四季農忙的天數屈指可數,其余時間就用來做工就很不錯了。西川這里人口比劉和預料的還多,在后世諸葛亮能那么多次北伐,足以說明了這里的人口紅利。 “孝直此番隨軍前去洛陽,子喬直接趕赴洛陽即可。至于張繡將軍留在這里一是輔佐程大人執掌蜀郡,另一方面練兵準備對南蠻用兵。至于打嚴顏,孟起、徐將軍足夠了……”這里肯定留下一個人,這張繡無疑是最佳人選。其次這里人才很多,無論是鄧芝、還是泠苞之類的都還不錯。或許算不上最頂級的,但是也比較優秀了,對付南蠻問題不大。 法正和張松應了一聲,劉和再次掃到了吳懿說道:“此番就勞煩吳將軍護送子喬等人前去洛陽……”這個護送可不簡單,其中還有那吳莧。主要是吳懿是南陽郡的人,劉和覺得以后他守南陽郡比較不錯。 吳懿應了一聲之后,劉和再次回頭少了一眼這里的眾人:“大小各級官員配合程大人做好該做的工作。”劉和不打算在西川這里發展太多的科技,這里需要等好處出來了,科舉推行了再說。學堂也會在之后開始,科舉也會在之后進行選拔。 劉和停頓了一會兒說道:“學堂提升日程,科舉也要如期進行鄉試、縣試,當地有名的望族都給一個名額至此一次。其余但凡敢于阻止科舉考試的,無論什么理由全部抄家送往洛陽處置。一經確定發配到嶺南……”教育才是自己的基礎,劉和最大的底氣也就是科舉了。 當然科舉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是弊端。自從科舉之后,再也沒有春秋戰國、秦漢時代的那種英雄輩出的感覺,世家雖然不是個玩意,但的確是有很多人才和豪杰出現。這大概是唯一的缺點,但是人總要給個上升渠道,無論大小也是機會不至于絕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也因為在古代上升渠道只有這個。 程緒連忙說道:“主公放心學堂已經選好了位置,各類啟蒙的書籍也已經送來了。”這事已經在安排了,其次劉和很注重這個事情,再次這也是削弱士族的影響力。不給自己供給人才?那不好意思自己培養,在砍士族科舉的名額。不禁止他們學習,但是禁止他們上升的人數。當然士族的學子在品德上會好多,只要是正兒八經的,貧民的學子在心性上把控會差很多。 交代了一番開會也結束了,回到了住處之后吳莧也在這里。看著女人劉和琢磨了一下說道:“你要跟著吳將軍回去,這邊的事情可以交于你負責一部分。最主要是你也剛剛學習,很多東西不會。前去洛陽要學習一下……”不知道為什么感覺軟飯越來越好吃,她們很能干也很能干…… “妹妹只管去洛陽那邊要比這里舒服很多很多,更能學到許多不一樣的東西。”一段時間相處下來,這是一個挺內秀的女子,對于劉和的幫助肯定是很多的。別的不多說只是拿下西川,這就已經是很大的助力了。 吳莧稍稍行禮:“天天聽主公和姐姐說洛陽如何如何……倒也是想去看看。”別說報紙和故事還有那么多衣服,這些都是女孩子喜歡的,天天聽怎么可能不羨慕呢。這比起在家要好得多了吧? 劉和翻了個白眼說道:“別聽她們描述的那么好,換個地方吃飯睡覺罷了。要說好大概就是人多一點……這西川山清水秀的,唔現在的確是有點不好。”這可不是后世的四川,這個時代和后世那差距可太大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