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溪按住了想要大開殺戒的于梅九。 剩剩有些疑惑,“我就想不明白,為什么這些人會這樣惡?” “這就是人性,原著作者倒是有點意思?!? 陳溪早就看出這本書借鑒了山海經(jīng)的架構(gòu),這個部落人的性格,就是借鑒了山海經(jīng)中的黃帝女魃的故事。 蚩尤攻打皇帝,皇帝召來神女魃阻止大雨,女魃擁有大旱的能力,她所居住的地方不下雨。 那一戰(zhàn)打贏了后,女魃被當做英雄崇拜了一陣,但隔了一段時間,群眾發(fā)現(xiàn)她不再擁有利用價值,她待著的地方不下雨,導致莊家干涸,就把女魃驅(qū)逐到赤水之北,不讓她出來。 如果她出來,就會被萬眾唾棄,甚至想出各種巫術(shù)驅(qū)逐。 偏激的人們甚至會在干旱的年頭,燒女魃的替身,也就是燒活人“請”女魃回歸天界,以此解除干旱,從一開始的崇拜變成了憎恨,這就是人性。 有用時跪拜供奉,沒用時避之不及,從“崇拜”演變成“怨恨”中間只隔了一個叫做利益的東西。 這個看似久遠的神話傳說,在千百年后依然能找到些影子。 往大了說,人們把犧牲小我保全大家的人稱之為英雄,對其贊不絕口各種贊美,但若給這些人一些利益,而這利益又會影響到普通人,那前一刻還被稱為英雄的人,下一秒就是仇人。 贊美和表揚,信仰和崇拜,已經(jīng)抵消了這些付出人的功勞,畢竟這些都不會損失自己的利益,但若想瓜分自己的利益給這些人門兒都沒有...女魃的下場了解下。 日月交替,時空更迭,世界好像一直在變,但有些東西卻從未消失。 陳溪把這個故事當成今天的胎教故事,講給她的蛋蛋聽,不帶有任何批判色彩,也沒有任何感情傾斜,就是平鋪直敘地講述。 在生存惡劣的原始社會,不能把這些人的行為想法單純地歸類到惡那一類,要思考這里面更深層次的東西。 “只要有人存在的一天,自私和貪念就不會消失,你長大后要做萬眾的英雄還是選擇做那萬眾的一員呢?” 陳溪摸著她的蛋,自言自語,“其實這都是你的事,我和你爸沒辦法替你決定,我對你只有一點要求?!? “什么?”蛋他爹代替孩子提問了。 “看過世間百態(tài)卻依然相信愛的存在,不被世間的黑暗所沾染,就算不能照亮萬物,也要做個溫暖的自己,不仇視黑暗,卻也不與之同流合污?!? 無論從多黑暗的世界走過,也要相信未來會有一束光。 陳溪很少如此坦率地表態(tài),雖然她潑給別人的心靈雞湯不少,但這一番話,卻顯然是她的真情流露。 這番話說完,就感受到兩道難以忽略灼熱的光。 “你干嘛那樣看我?” 他深情地凝視,“我覺得你說的很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