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成果-《亂世棟梁》
第(1/3)頁
寒山城外,馬場,今日公休的李笠,全身披掛,策馬疾馳在演武場里,揮舞著一桿兩刃槊(雙頭槊)左右突刺。
全身披掛的原因是達到實戰狀態,畢竟著甲時雙肩承受的負擔,與無甲狀態下完全不同。
而李笠持槊突刺的目標是場地里一個個木架上放著的木球。
他手中兩刃槊長二丈四尺,又長又重,尋常人端著都覺得費勁,舞起來更是容易脫手,更別說靈活的左右突刺。
但在李笠手中,二丈四尺的兩刃槊如同細竹竿,舞起來輕盈、歡快,只見寒光閃爍之際,木樁上的木球一個個被刺落,而木樁毫無損傷。
一旁觀看的張轱轆,對郎主的力量和使槊技巧佩服不已,畢竟兩刃槊用起來,比單刃槊更難。
可一旦用好了,威力也很大,因為兩刃槊的攻擊范圍如同一個圓,左右、前后的攻擊動作轉換很快,幾乎不存在什么“死角”。
張轱轆覺得,若他們在戰場上碰到如此猛人,恐怕近身不得,攔也攔不住。
除非舍得一命換一命,直接策馬對撞過去,卻也未必能撞中,因為很可能在那之前,就已經被對方刺于馬下。
看著眼前這盤槊回旋的身影,張轱轆忽然覺得有些迷糊,難以將眼前這個身材高大魁梧的壯漢,和當年那個瘦弱的小子聯想起來。
不知不覺,十三年過去了。
十三年前,張轱轆第一次見到李笠時,李笠的身材很普通,偏瘦弱,連馬都不會騎。
十三年過去,李笠已是一位高個子、寬肩膀、四肢粗碩有力的壯漢,練出一身武藝。
能夠做到身備三仗,左右馳射、雙帶兩鞬。
張轱轆知道,這是李笠十余年如一日苦練的結果,不斷的力量訓練、騎術訓練、技巧訓練,累計下來的成果,就是一個驍勇善戰的武將出現了。
甚至連難度極高的奪槊技藝,李笠也熟練掌握,更別說躲槊的本事也很高,部曲們與之對練時,根本就沒人能夠刺中李笠。
張轱轆覺得郎主即便不作為主帥,而作為斗將率軍沖陣,在戰場上能正面與之抗衡的武人,恐怕也不會有多少。
但和那些只會橫沖直撞的莽夫相比,郎主卻是個很會動腦子的聰明人,譬如對馬槊的運用,就以“杠桿原理”來進行分析。
馬槊(或矛)的使用技法,譬如刺、攔、挑、盤、擋等,都能用“杠桿原理”進行解釋,然后加以‘優化’。
而李笠不藏私,把自己的心得和眾人分享,然后進行不斷的模擬對抗,將理論和技法加以完善。
漸漸總結出一套有效的“李氏槊(矛)譜”,并讓部曲們和兵卒們學習。
再加上各種行之有效的力量訓練方式,正常人只要堅持下去,無論是步戰、騎戰,使槊(矛)的水準都會有明顯的提升。
就連張轱轆自己,也按著李笠總結出來的訓練方法,堅持進行力量訓練、槊/矛技法訓練,十余年下來,使槊/矛的技藝大幅提升。
想著想著,張轱轆看著郎主的眼神,就只有崇拜。
要知道,武藝是很多將門、豪強絕不外傳的傳家本領,甚至那些出身微寒的武人,功成名就之后,自己在戰場上琢磨出來的技藝,也不會輕易傳授于人。
但李笠卻不同,與別人截然不同,愿意把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心得等成果,與別人分享、討論,以求共同進步。
馬槊訓練結束,一圈下來,各木架上木球悉數落地,所需時間,比起之前略有縮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婺源县|
崇明县|
绍兴县|
四会市|
石棉县|
南川市|
巨野县|
安吉县|
淮南市|
郯城县|
垦利县|
托里县|
丹东市|
太仆寺旗|
依安县|
故城县|
榆林市|
招远市|
大化|
北流市|
新乡县|
丁青县|
兖州市|
柏乡县|
贵定县|
宿迁市|
来安县|
峨眉山市|
宁河县|
竹山县|
新龙县|
怀来县|
张家港市|
上栗县|
文昌市|
石泉县|
陇川县|
肇庆市|
兴业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