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夜,曠野里的宿營地,一片寂靜,除了零星的昏黃火光,到處一片漆黑。 枕戈待旦的齊兵們呼呼大睡,卻不是睡在營帳里,而是睡在車墻邊。 一輛輛輜重車環(huán)繞成墻,勞累一日的將士,如同羊羔一般,縮在這一個個宛若羊圈的車墻里,著甲而眠。 蒙城遇襲,堆積如山的糧草化為灰燼,官軍即將斷糧,只能撤軍,從來路返回。 而一直躲躲藏藏的吳賊,忽然膽子大起來,如同村頭游蕩的癩皮狗般,總是跟在他們身后,怎么趕都趕不走。 官軍緩緩后撤,既要應(yīng)對癩皮狗的如影隨形,又要提防半路有伏兵,所以行進速度極慢。 每日也就走個十來里路,將士們因為要隨時作戰(zhàn),所以鎧甲不離身,頂著烈日行軍,數(shù)日下來,疲憊不堪。 本來不應(yīng)該是這樣的,他們有騎兵,平日里散在四周方圓數(shù)十里范圍內(nèi),完全有充足時間戒備,所以行軍時步兵不需要著甲。 但現(xiàn)在,吳賊騎兵似乎聚集起來,如同蒼蠅一般在大軍周邊環(huán)繞,導(dǎo)致己方騎兵無法散出去,兵卒們就只能著甲行軍,隨時準備作戰(zhàn)。 現(xiàn)在,大伙在野地里宿營,輜重車一圍,啃完干糧,湊合熬過一晚,明日還得繼續(xù)趕路。 就在營地里鼾聲此起彼伏的時候,外圍曠野里忽然想起凄厲的號角聲,仿佛孤狼在嚎叫。 那是在外圍放哨值夜的斥候,察覺有人靠近,吹響號角示警,營地里的將士聽到動靜,立刻掙扎著起身,準備防御夜襲。 但接連數(shù)日夜里都是如此,總是有驚無險,所以兵卒們輪流備戰(zhàn),一部分人守在輜重車后,瞪大眼睛看著外面,另一部分人則繼續(xù)睡覺。 曠野里的動靜越來越大,外圍放哨的斥候雖然沒了聲音,但有經(jīng)驗的老兵靠著胡祿(一種筒狀箭囊)聽地面的震動,聽出有大量騎兵摸過來了。 營地外圍設(shè)有大量絆馬索,以及臨時豎起來的拒馬,所以來犯之敵無法直接以騎兵沖擊車陣。 但此時所有人都拿起武器,守在車輛邊,迎接敵軍夜襲。 不知過了多久,朦朧的月光下,營地北面野草叢中陸續(xù)出現(xiàn)大量黑影,緩慢向南逼近。 齊兵拿起弓箭,等著不速之客接近弓箭射程,與此同時,營地南面也出現(xiàn)大量黑影,同樣緩緩逼近。 人穿行在草叢中發(fā)出“窸窸窣窣”的聲音,隨著夜風傳入齊兵耳中,大戰(zhàn)即將來臨的緊張氣氛,讓許多人額頭冒汗。 忽然,一聲“放箭”劃破營地的寂靜,隨后響起更多的“放箭”呼聲,齊兵便將箭矢傾瀉到野地里的黑影之中。 手持大盾的梁兵頂在前排,掩護身后大量同袍向齊軍營地逼近,他們自北向南進攻,是主攻,而南面以草人推進的同伴,是佯攻。 步行前進的梁兵,盯著箭雨抵近到距離齊軍車陣十余步外,準備就緒的投矛手,將一根根短矛拋投到陣中。 與此同時,身披兩重甲的銳卒,彎弓搭箭,向近在咫尺的齊軍車陣發(fā)動沖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