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其人其事-《亂世棟梁》
第(1/3)頁
清晨,臺城內,各官署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位于臺城內的宮城,其東門——東掖門處,有大量官員聚集,等候宰輔們的傳召。
如今宰輔們在太極殿東堂議事,他們這些尋常官員,還沒資格在堂外候著,就只能在東掖門處等候召見。
因為最近城里出了件大事,所以等得無聊的官員們低聲議論起來。
“糧價暴跌,聽說許多商賈因此虧得傾家蕩產,投井的投井,投繯的投繯。”
“留下哭天搶地的家小,連喪事都沒來得及辦,債主就上門討債,弄得雞飛狗跳。”
一人說著聽來的消息,另一人冷笑:“那是報應,他們哄抬糧價的時候,沒想過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
“尋常年景,青黃不接時,城里糧價斗米四五十文,再正常不過,他們敢哄抬糧價到斗米兩千文,就該倒霉!”
這“就該倒霉”四個字,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糧價上漲,連帶著物價上漲,對官吏們的生活造成了明顯影響。
雖然他們的俸祿是糧食,但誰家里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加上仆人,每月都要消耗不少糧食,這就是不小的開支。
物價一漲,日常開支就跟著漲,究其原因,就是城里奸商哄抬糧價所造成的。
如今糧價跌過斗米四十文,物價也跟著降下來了,建康城里一切如常,就只有那些參與哄抬糧價的奸商們倒了大霉。
無數人對此拍手叫好,只是許多人想不明白,前幾日那突然運抵建康的大量糧食,到底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官員們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所以事前根本就沒有聽到風聲,不知道有大量糧食運往建康。
“這糧食從哪來的,我是不知道,不過這么多的糧食到了建康,連帶著那些奸商低價拋售的糧食,除了銷售之外,其去處,想來各位也多有耳聞。”
有人說著說著,笑起來:“把空蕩蕩的官倉,給填滿了,誰也沒想到,彭城公居然還有這一手。”
聽到這里,許多人都會心一笑。
糧價暴跌,先前那些囤糧的奸商驚慌失措,不得已只能低價拋售手中糧食,于是,準備就緒的彭城公大量買入糧食。
之前,官府為了平抑糧價,將官倉糧食低價(相對時價)出售,并且供應各“平價”粥鋪,數月下來,存糧消耗大半。
現在,彭城公以低價回購糧食,然后“還給”官倉,于是官倉再度裝滿,一出一進,又多了不少錢。
官倉以低價(相對時價)出售糧食,又“平價”供應粥鋪,持續數月,等于以均價每斗一百三十余文賣糧。
現在,彭城公回購糧食(官府承擔)的價格,是大概每斗三十五文。
糧食一出一進,差價不小,盈利自然不少,數額接近過去兩年建康所收商稅的總和。
也就是說,彭城公和奸商斗智,花了四個月時間,從奸商乃至其債主那里,賺了一大筆錢,頂兩年的商稅。
新稅制尚未實施,尚未正式監稅的彭城公,就給朝廷“多收了”兩年的商稅,真是“開門大吉”。
果然奸商還得靠彭城公這狠人來對付!
這是許多官員的心聲,但不好說出口。
正竊竊私語,忽然四周安靜下來,仿佛樹林里嘰嘰喳喳吵鬧不休的鳥獸感受到危險,紛紛噤聲。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宰輔們經過。
然而輔政大臣,以及三高官官、副貳都在皇宮太極東堂內議事,現在還有誰能有如此官威?
一支隊伍緩緩過來,中間為一輛牛車,眾官員仔細看了看隊伍旗號,心中驚呼:是他!
這是中軍將軍、彭城公的車駕,隨行人員之中,有分外顯眼的“班劍”。
班劍,指佩戴班劍(有紋飾的劍,一般是木劍)的儀仗武士,只有功臣才能得天子賜“班劍”,隨行左右,作為殊榮。
牛車在東掖門外停下,一個身材魁梧、著武官服飾的男子下了車,在班劍跟隨下,向東掖門走來。
無論是守門的禁軍將士,還是候在門外的官員,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這個武官身上。
中軍將軍、彭城公李笠,不知用了什么辦法,一夜之間運來無數糧食,瞬間把建康糧價拉下來,把囤糧奸商打得傾家蕩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河南省|
潼南县|
大邑县|
长海县|
东至县|
岳池县|
平果县|
丹东市|
阿鲁科尔沁旗|
叶城县|
太湖县|
南汇区|
潞城市|
崇州市|
马鞍山市|
常山县|
临安市|
瑞金市|
茶陵县|
武邑县|
连州市|
玉龙|
德昌县|
辽阳县|
兴仁县|
青海省|
康保县|
尉氏县|
南康市|
亚东县|
渭源县|
余姚市|
景东|
青川县|
洛宁县|
庄浪县|
新乡市|
普宁市|
古浪县|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