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名號-《亂世棟梁》
第(1/3)頁
雪后,天氣陰沉,地面白雪皚皚,丞相府,聽事,李笠放著一堆公文不看,想著一件事。
改朝換代,國號自然要跟著改,所以,李笠有了個能攀附到趙郡李氏的郡望(江夏李氏)后,還得有個一響亮的國號。
按照游戲規則,新朝的國號,是稱帝權臣受禪前的王國封號,這封號,一般來自某個春秋諸侯國的國號。
劉裕以宋王身份受晉禪,新朝國號為“宋”,蕭道成以齊王身份受宋禪,新朝國號為“齊”,以此類推。
現在,走流程,李笠要先被封為“某(國)公”,然后進爵位“某(國)王”,然后以此王爵受禪,新朝,就是“某朝”。
佐官們給李笠做過分析,以李笠的經歷進行引申,可考慮的國號有以下幾個:
徐、楚、吳、越、趙、黃。
為何是這幾個國號?各有說法。
李笠目前的爵位是彭城郡公,彭城,春秋時曾為宋國國土,所以當年出身彭城劉氏的劉裕,封爵為宋王。
但彭城在被宋國吞并之前,為徐國國土,這也是徐州的“徐”之出處,由此引申出“徐”這個國號。
宋國后來被楚國吞并,所以彭城地區,也屬于楚地,秦末,為西楚霸王項羽的國都,所以引申出“楚”這個國號。
李笠的家鄉在鄱陽,鄱陽地區,相繼為吳、越、楚國土,所以引申出“吳”、“越”兩個國號。
李笠的“郡望”是江夏李氏,江夏地區在春秋時,據說有一部分是黃國國土,于是,引申出“黃”這個國號。
而江夏李氏可以溯源到趙郡李氏,那么,由趙郡李氏所在的趙郡、趙地,引申出“趙”這個國號。
待選的六個國號中,楚、趙,是戰國七雄之一,不過,楚和趙這兩個國號,之前已經有人用過了。
十六國中,北方的石氏趙國,以及短暫替代晉國、隨后被劉裕擊敗的南方桓氏楚國。
至于吳國,后漢三國就有孫氏吳國。
而徐國,為徐夷之國,被中原諸侯國視作蠻夷,越國其實也差不多。
至于黃國,為黃夷之國,同樣被中原諸侯視作蠻夷,而且...
將來的國號若為“黃”,新朝叫做“黃朝”倒是好聽,和“皇朝”同音。
但是,官軍就會被叫做“黃軍”....
李笠想到這里,眼皮跳了跳。
選這種國號,感覺像是民族敗類啊!
以上幾個國號,其實都有欠缺,楚最大氣,但考慮到晉時權臣桓溫篡位后建立的桓楚壽命很短,名聲很臭,李笠覺得有些遺憾。
而且,好像歷史上重名的朝代都很短命。
趙家的宋倒不算短命,不過一想到靖康之恥...
果然重名不祥。
吳,有割據政權的烙印,越,感覺也不太好,以中原視角來看,就是邊陲小邦,給人以一種邊緣化的感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东台市|
珠海市|
宣汉县|
册亨县|
大港区|
青浦区|
景宁|
南召县|
麻阳|
丰台区|
凤阳县|
蚌埠市|
扎鲁特旗|
夏津县|
麻城市|
南郑县|
永顺县|
泸州市|
珠海市|
宜兰县|
临泽县|
攀枝花市|
厦门市|
筠连县|
墨竹工卡县|
敖汉旗|
达州市|
枣庄市|
桐梓县|
阿巴嘎旗|
丰顺县|
塔城市|
怀宁县|
灵台县|
彭阳县|
林西县|
乌拉特后旗|
郯城县|
电白县|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