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明寺-《亂世棟梁》
第(1/3)頁
蘭州治所金城,出巡至此的李笠,登上南郊皋蘭山,舉目遠眺。
卻見黃河自西向東流淌,穿梭于群山之間,依山傍水的金城,不愧為“金城湯池”之名。
然而世間并無攻不破的“金城”,眼前這座金城,在數(shù)百年亂世之中,也逃不過兵災(zāi)的反復(fù)沖擊。
他轉(zhuǎn)到旁邊臨時搭起來的涼棚內(nèi)坐下,給同行的兒子們,講金城的歷史。
后漢末年,天下三分,后來三國歸晉,戰(zhàn)亂結(jié)束,太平降臨。
但是,這太平?jīng)]持續(xù)多久,中原再次大亂、晉室東遷。
河西、隴右地區(qū),再次亂起來。
期間,經(jīng)歷了三秦(前秦、后秦、西秦)、五涼(前涼、后涼、南涼、北涼、西涼)時期。
當(dāng)中,西秦、南涼的國都就定在金城。
這么多個朝代(國家),國祚都不算長,所以包括金城在內(nèi)的河西、隴右地區(qū),長期處于動蕩、戰(zhàn)亂之中。
之后,河西、隴右地區(qū)又為魏國所有,暫時太平了。
卻在元魏末年,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叛亂,這場叛亂席卷關(guān)、隴,聲勢浩大。
之后,魏國變成了周國,現(xiàn)在,河西、隴右地區(qū)又歸楚國。
對于當(dāng)?shù)匕傩諄碚f,朝廷換來換去,好像一個個戲班在輪流登臺表演,對于他們來說,其實都沒什么區(qū)別。
所以,李氏楚國,在當(dāng)?shù)厝丝磥恚腿亍⑽鍥觥⑽骸⒅埽钟惺裁磪^(qū)別?
或許,過得二三十年,又換了個朝廷也說不一定。
年少的皇子們聽到這里,嚷嚷起來:“不會,我們家才不會!”
“到底會不會,那就看你們將來,努不努力了。”李笠笑了笑,繼續(xù)說:
“你們這一路過來也看到了,隴右地區(qū),有許多堡寨,也就是塢堡,或者莊園。”
“這些塢堡,在亂世時,就是一個個保命的地方,塢堡,大多是宗族聚居支持,擁有大量部曲、私兵,抵御各類敵人,其中包括流寇、強盜、潰兵。”
“塢堡主要養(yǎng)活部曲私兵,就得有人種地,于是又雇傭莊客,附近百姓無法自保,紛紛投奔這些塢堡主、寨主,求得庇護。”
“但這是要付出代價的,投奔塢堡的百姓,要么給塢堡主賣命,要么給塢堡主干活,不然,塢堡主憑什么保護他們?”
“天長日久,這些塢堡主在地方百姓心中的威望越來越高,而朝廷派來的地方官,想要治理好地方,就得依靠這些塢堡主,即當(dāng)?shù)貜娮谥铡!?
李笠說的事情,對于八九歲的少年來說,有些“超綱”了,但李笠還是堅持念叨,確保兒子們從小就有基本的概念:
中樞對地方的治理,可不是看起來的那么容易,并不是往一個地方派了刺史、郡守、縣令,就能把當(dāng)?shù)毓艿猛淄桩?dāng)當(dāng)。
長期的戰(zhàn)亂,使得各地百姓只能抱團取暖才能活下去,而不是依靠不靠譜的官府。
于是,出現(xiàn)了各種強宗著姓,成為一個個地頭蛇。
所以,地方上的一些大事,沒有地頭蛇們的認可和配合,地方官可是做不好的。
那么,常說的“民心”,其中的“民”是指各地的塢堡主、莊園主,而不是指布衣草民。
皇子們大概聽懂了,李笠沒有繼續(xù)說,讓小家伙們?nèi)ネ妗?
小孩子的精力有限,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更何況他說的是枯燥乏味(對于小孩子而言)的政治,說的時間長了,沒有效果。
皇子們確實對父親說的事情難以理解,得了允許,如鳥獸散,跑去別處玩耍,李笠聽著不遠處寺廟傳來的鐘聲,往寺廟走去。
此寺名為“天明寺”,位于皋蘭山北麓,距離金城很近,所以常有香客來上香,人氣還是不錯的。
而天明寺一帶地勢較高,位于山中,相對城里較為涼爽,故而多有大戶人家在天明寺附近建別院,夏天來避暑。
所以上山的道路較為寬敞、好走。
李笠來到金城,沒有入城中暫住,以免擾民,而是將行轅設(shè)在城外山下,然后帶著家眷上山小住,以天明寺為行宮,度過愈發(fā)炎熱的夜晚。
順便等吐谷渾那邊的消息。
現(xiàn)在,消息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安吉县|
广丰县|
邢台县|
神池县|
玉龙|
五家渠市|
滕州市|
临洮县|
永丰县|
海安县|
衡水市|
汉源县|
鸡泽县|
河北省|
平阳县|
剑川县|
平定县|
温州市|
福泉市|
孝感市|
北京市|
南溪县|
上犹县|
兴山县|
静安区|
宝鸡市|
阳新县|
鸡东县|
荥阳市|
衡水市|
会理县|
巴彦县|
石柱|
三台县|
卫辉市|
黑龙江省|
周口市|
当涂县|
永安市|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