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山東鄆城外數里,正矗立著一座官軍大營,旌旗蔽日,遙遙望去,更是人喊馬嘶,不斷有騎兵疾馳而出。 楊肇基令三百名親兵,各持刀槍,監督操訓,下屬兵士們來往跑動,正是金戈熱汗與銅炮吶喊同在,使人振奮莫名。 自從到了鄆城,楊肇基肩上的擔子一直就很重。 災后重建,幫助支離破碎的地方官府維持秩序,時不時還要出動兵馬,協助督辦司查緝白蓮教亂黨。 反正啊,這齊魯大地上,到處都有他楊大帥的身影。 楊肇基騎在馬上,斜睨眼前一眾將校,兵士們不堪重負的表情,使他心中略有不滿。 “爾等打起精神,操練起來,莫要偷懶耍滑,被本帥逮到,重責軍杖,逐出官軍!” “必勝!必勝!” 話音落地,眾兵士振臂高呼,手持刀槍來往跑動,校場之內,霎時又是煙塵四起,馬蹄滾滾,聲炮如雷。 這時,一名紅衣錦衣校尉自營門飛奔而來,把守兵士似早就司空見慣,并未阻攔。 這校尉高高奉上一份信箋給副將,即馬不停蹄的轉身離開。 畢竟,這軍營重地,他這錦衣衛來了,被人看見總是不好。 楊肇基自副將手中結果信,邊看,含笑說道:“這許顯純為人處世真不知比他上任高明了多少。” 楊御藩視軍剛剛回來,聞言便問: “父帥,這回許顯純找您,又是為了何事?” “你自去看。” 楊御藩點頭,即接來信,仔細去看。 信中,許顯純說了錦衣衛各地督辦司查到白蓮教正密謀造反,在景州、薊鎮,鄆城各處發動暴亂之事。 因處置得當,布置周密。 景州王好賢,薊州于宏志兩名白蓮教頭子,都被錦衣衛都督田爾耕、徐應元提前抓捕,送往京師。 唯有這山東鄆城徐鴻儒,許顯純沒有輕舉妄動。 信中之意,便是許顯純自稱他已率錦衣衛將白蓮教造反控制在山東一帶,其余各地雖有余黨,但大體威脅不大。 楊肇基就在鄆城,一旦徐鴻儒造反,朝廷勢必就近原則,委任他平亂剿賊。 獲取大功,不在話下! 楊肇基這樣的人,其實不缺軍功,但他的兒子楊御藩才剛入軍,這份軍功,有如雪中送炭。 當然,山東剛歷大震,又要逢白蓮妖亂,百姓會更加苦不堪言,但是在楊家將門的興榮上,這些,都可以往后放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