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林丹巴圖爾-《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3)頁
“卿說的是,即去張榜行文,將朕之意愿,通告天下。”
“即日起,在京擇一址,設講武堂,廣招天下武人為官。便是山林之間,草澤之地,只要是素懷忠義,猿臂善射的豪杰猛士,盡可來報名?!?
“凡有真材實料者,朕必重用!”
朱由校這一番話說完,馮銓都愣住了。
其實他確實是見到了當今各地,文武失和的弊病,所以才會硬著頭皮來提醒、奏議。
卻沒想到,天啟皇帝如此真性情,與自己想到了一起,直接在京設立了一個講武堂,這比朝廷所謂的一紙空文,說什么從此重用武牟,要強的太多了。
“陛下圣明!”
馮銓著實有些佩服這位皇帝的魄力和果斷了。
朱由校想了半晌,冷笑一聲,又道:
“熊廷弼守遼,未有一地之失,后來遼陽議戰,賀世賢出城,也是聽了沈陽城內的文官所為。”
“換了那王化貞,不及半載,一敗涂地!”
“廣寧之戰,在朕心中,從未忘記哪怕一日,這等屈辱,早晚要叫那些關外的蠻夷,血債血償!”
說于此處,朱由校左手握拳,錘于案上。
滿朝文武盡皆嘩然,紛紛跪倒,山呼“皇上保重龍體”、“陛下息怒”,云云此類,使朱由校更加不勝其煩。
待馮銓入班,再有出列者,提及的一般就是各地瑣事。
這地鬧了水災,那地已連年干旱,或是某處衛所軍隊嘩變,漠南蒙古各部又與察哈爾聯合,入寇搶掠,大同城下打草谷。
別的事,都沒有引起朱由校重視,做皇帝兩年多,聽見遇見的天災人禍太多了。
現在的朱由校,早就從最開始的無所適從,變成稀松平常。
這才天啟二年,因為小冰河期造成的影響日益加深,未來二十年內,大明的這種災難,只會越來越多。
讓朱由校多留了一個心眼的,是察哈爾部聯合蒙古諸部入寇大同的事兒,這貨,得急早處置才行。
眼下察哈爾部的汗,蒙古帝國大汗,是一個叫林丹巴圖爾的小伙子,年紀和馮銓相當,今年還不到三十歲。
這個人,便是后世人稱的“林丹汗”。
當然,人家現在可不叫這個名兒,蒙古諸部給的尊號,是“圣汗”、“圣人”、“圣者”,擱在后世,這個被音譯成了“呼圖克圖汗“。
眼下的大明,則將其譯為虎墩兔汗。
原因么,自然是察哈爾目前駐牧的一帶,在大明這的稱呼叫做虎墩兔,作為虎墩兔的大汗,林丹巴圖爾,自然要被叫做虎墩兔汗。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台市|
平和县|
嵊州市|
辉南县|
江安县|
南通市|
天气|
克拉玛依市|
富蕴县|
高邮市|
库伦旗|
亳州市|
通城县|
龙门县|
乌海市|
娱乐|
巨鹿县|
齐齐哈尔市|
剑河县|
油尖旺区|
大连市|
通河县|
江源县|
观塘区|
布拖县|
山东|
通道|
宕昌县|
眉山市|
邳州市|
清原|
岳池县|
玉龙|
儋州市|
平和县|
萨嘎县|
余江县|
永康市|
宜宾市|
都安|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