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們兩個早就有過深交。 當年李三才被罷官,朱國弼又因為替楊漣說了句好話,而被魏忠賢秋后算賬,此刻聚在一起,也算是同病相憐。 兩人天啟元年時,就曾漫步橋上,暢談時政,對那時閹黨的強勢崛起大發感慨。 鳳陽的事,更讓他們這兩位明面上風光無限,人設完美的勛臣、大賢,暗自緊張不已。 惶恐不安到深處,一時之間反而沒什么好說了。 本是聚在這里打算商量對策的兩人,就這樣對著朱國弼眾多庭園中的一座,靜靜看了半晌。 許久,還是李三才一揚頭,望著池邊綠紅相間的色調,信口吟道: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 朱國弼眉頭抬頭,也是低頭應道: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吟罷,朱國弼嗟然一嘆: “李公,我沒有宰輔那樣將生死置之度外,投池自證的決心啊…” 話中宰輔,自然是當今內閣首輔韓爌的上一任,東林魁首葉向高,去年他在東廠番子趕到之前自沉于湖,幾乎引爆了大明文壇。 許多文人士子,都以此為例,郎朗作詩。 韓爌做首輔以前,也曾在東林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那時,許多東林黨人都以此為新的希望。 望他能勸諫君上,肅清閹黨。 可誰成想,韓爌的東林溫和派執政一載,庸碌無為,對閹黨處處退讓,讓在京的東林黨人都是對他失望透頂,漸漸離心離德,明哲保身。 從前那種群起而上,死諫君上,怒擊登聞的盛況,再也不見了。 李三才看他一眼,也覺得現在氣氛確實太過沉重,便直起身子,對朱國弼說道: “侯爺,走走吧。” 他倆順著溪邊漫步,柔弱的柳條從他們肩上、頭頂拂過,前面有一顆盛開著的白碧桃樹,掩映、接連一處短廊。 短廊過后,二人來到另一處四角亭。 未及亭上,便聽到一陣女子的笑聲。 李三才與朱國弼乃莫逆之交,自然一聽便知,這發出笑聲的女子,定是朱國弼的侯爺府二夫人,張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