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杯酒收兵權-《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3)頁
只要入了匠籍,除非當朝的皇帝另有旨意,大力改進匠戶制度,不然直至明亡,他們都要居住在匠營,不得出入。
南京城外有一條小溪,朱由校入城時還見過。
小溪的西岸駐扎著不少匠營,其中有個棉甲營,永樂年始置,延續至今,為軍隊制作棉衣、甲胄、棉鞋的作坊,也都分布在棉甲營駐地的兩側。
每年,棉甲營都要將新制作好的棉甲和鴛鴦棉衣,經漕運送抵九邊及遼東,給邊軍更換甲胄及防具。
軍器司自天啟元年以來,在天津衛、登萊港,都設置了不少作坊,雖然燒銀子,但作用已經越來越大。
截止天啟二年十月底,兵部上奏,九邊駐軍的盔甲和制式刀槍,已經全部完成新舊交替,熊廷弼也受到了三批次的新制遂發鳥槍、火炮。
在天津港的軍器司作坊,正對澎湖之戰繳獲的荷蘭戰艦、火炮進行研究,不日就能把人家的先進武器,仿制出來安裝到自己的水師上。
南京這些老舊的匠營,雖然現在看起來沒什么用處,但卻都是上好的“軍工廠”底子,只要稍加改制,就能把他們變成朝廷軍器司下屬的一個個工廠,發揮該有的作用。
會更燒錢,但是朱由校已經有了應對之法。
三年前加增沿河關稅,為朝廷每年帶來了幾十萬兩的收入,那是個試探,到如今,該進行商稅改革了。
還有礦稅,也要從北直隸普及到南直隸。
邊關的茶馬交易向是被明令禁止,朱由校準備重開,只是這次,要由朝廷主導,和林丹汗那邊做生意,用茶葉、絲綢、瓷器換他們的牛羊馬匹。
這個買賣,蒙古人覺得他們賺大發了,大明這邊,也覺得自己賺大發了,各取所需有何不可。
還有山東兩淮的私鹽行當,滋養了濟寧城內無數的富戶,這回朱由校也準備插手。
撤掉巡鹽御史和巡檢司,督辦司要把巡鹽、置辦鹽場、鹽田一把抓,越掙錢的,朱由校越是不能放過。
撫寧候朱國弼的叛亂,對朱由校來說是個警鐘。
勛貴掌兵并不都是好事,身為皇帝,全國的兵權還是握在自己手里最舒坦,朱國弼在建陽、西江口,還有孝陵衛的軍權,這一次是收回來了。
但是南京三營常備軍,兵冊上規模達十五萬的兵力,卻是還在南京這一幫勛貴手里握著。
不全收回來,朱由校怎么敢做出下一步的改革。
觸犯文官們的利益,他們頂多朝上朝下嘴炮你兩句,可要是動了勛貴們幾百年下來的大蛋糕,指不定他們合伙就反了。
南京城十五萬的常備軍,還有幾萬數量的巡防軍、南直隸各衛所駐軍,都是勛貴在掌管。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甘谷县|
买车|
高尔夫|
阿勒泰市|
高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东阿县|
张家口市|
辽宁省|
元谋县|
阳城县|
黎川县|
嘉黎县|
河曲县|
文昌市|
连平县|
邹平县|
申扎县|
蒲江县|
始兴县|
平南县|
祁阳县|
无锡市|
麻江县|
禹城市|
巴中市|
新沂市|
收藏|
枣阳市|
读书|
苗栗县|
旬邑县|
英超|
剑河县|
方正县|
鄢陵县|
轮台县|
孝义市|
蛟河市|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