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約莫幾刻鐘前,高第騎在一匹棗紅馬上,眼望著見不到首位的一萬五千余大軍,臉上皆是洋洋自得。 這高第,今年剛二十六歲,長得身材正中,不胖不瘦,五官也都端正,就是因為房事過勤,面色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如果他脫去這身總兵盔甲,倒很像個白面書生。 高第也算是諂媚魏忠賢得以進位的一個典型,其余如兵部尚書崔呈秀,還有溫體仁、楊嗣昌,也都是走的同一個路子。 他們這幫人,早都被東林群臣親切的冠以閹黨之名,讓天下間的士子們日日罵,夜夜罵,有些不明事理的百姓跟風也罵,名聲早就臭不可聞。 可名聲怎么樣,絲毫不影響高第一路的官運亨通。 他本來是市井之間的窮酸小民,和堂堂的大明朝總兵官根本扯不上半點關系,從小過慣了寒酸的生活。 成了總兵以后,以前沒有的,高第現在都是享受無度,愛財、惜命,也好色。 盡管如此,他也從沒有忘了每個月給朝中的魏廠公送點銀子孝敬。 可他卻不知道,這份孝敬,有八成都被魏忠賢規規矩矩的奉進了天啟皇帝的內帑。 高第在刀槍劍戟上全無半點功夫,論起帶兵打仗也是一竅不通,可是在勾搭女人、諂媚拍馬這種事情上,這貨卻是輕車熟路。 魏忠賢也是昏了頭,居然選了這樣一號人物做山海關總兵官。 許是眼下戰事大部分都在九邊和遼東,山海關那地方常年沒什么戰事,高第又聽話,就順手把他弄過去了。 魏忠賢此前也不曾料到,大明朝會有這樣一戰。 他更加沒有料到,不知高第底細的朱燮元把山海關的兵馬也拉出來做了預備隊,這些巧合湊在一起,就成了這樣一件事。 朱燮元在率領第二路主力進軍伏擊奴酋時,也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得知努爾哈赤派揚古利率領萬余鑲紅旗騎兵截殺薊州軍,朱燮元心中已經猜到王威極有可能會野戰不敵,便迅速派出了作為預備隊的山海關兵馬。 可高第奉命一路而來,是晃晃悠悠,一丁點也不著急,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沿途觀景,而不是去馳援血戰友軍的。 其實,朱燮元在來之前也對高第的作風有所耳聞,事先是做了一番布置,以免高第不服從命令,影響戰局。 朱燮元特意給高第配了兩名在西南征來的副將,分別是年輕將領高貞,和一位資歷極深的老將于龍。 這兩個人都有權在關鍵時刻下達命令,架空高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