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還不明白?” “分管科舉事務的主考官、同考官,哪一個沒有親舊應試,哪一個沒有門生故吏?” “生員中誰個懂得如何疏通關節,我等家境貧寒,恐怕就是想依樣畫葫蘆也沒那個資本哩!” “朝廷此回設了二十名同考官,主考不敢說,同考們捉十個都砍了,肯定有清流枉死,可要是隔一個一砍,就定有漏網之魚!” “考官們一個個不是貪財受賄,就是結納權貴,這些內情大家早就是知道,不過敢怒不敢言罷了!” “聽說同考官李元薦在府中秘密兜售試題,在貢生之中都傳開了,這才有他們提前擺宴慶賀一說!” 黃華堂越聽越不對勁,這幫讀書的怎么越說越邪乎了,這再說下去就不是科舉腐敗的事了,怕是要演變成一場浩劫。 這些個風言風語在民間流傳倒還沒什么,可要是傳進了宮里,以那位爺的脾氣,不查個水落石出那是沒完。 到了那個時候,好好的一場會試,就變成災禍了! 如果說貪財受賄,交結權貴是法不責眾的話,可李元薦兜售試題這事要是真的,那就相當嚴重了。 提前買賣試題,這比科考舞弊還要令人頭皮發麻。 根據黃華堂一直以來的經驗來看,這種事如果李元薦真的做了,那就絕不會只是他一個。 后面肯定有藏的更深的在推波助瀾,查起來又是一樁大案! 想到這里,他頓覺背后發毛,輕聲問道:“敢問這李元薦是何許人?” 這一問,正瘙著人群中一名士子心中的不滿,他舒心的長吁口氣,洋洋自得道:“若問別人,我或許只略知一二,可若說李考官,再無人比我知他更深的了!” 這番話,仿佛說的不是在評論兜售會試考題的考官李元薦,倒像是在說做了什么豐功偉績的大人物。 云五色在旁冷哼一聲,不足為怪。 自古以來流傳至今的,不是都把那些精通關節路徑,通門熟路的人視作干才而恬不為怪嗎? 黃華堂好像是在這士子話中聽出了什么意思,猶豫片刻,不敢相信地聳聳眉毛,問道: “怎么,足下與同考官相熟?” “正是,在下李之令,同考乃我族叔,我便是汝等口中的貢生,家中正擺宴席,高朋滿座!” “啊,失敬失敬……竟然是同考官的親戚!”黃華堂小心翼翼地拍著馬屁,來了一套捧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