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著他們兩個來的時候,朱由校走回到御案上,隨手翻開一本奏疏,靜靜看著。 這第一份說的,是上個月的河南某地饑荒。 這是當下最常發生的事,現在每個月朱由校接到的各地饑荒或是災害報告,沒有一百份也有個七八十份。 只不過天啟三年底這個時間線還早,各地的饑荒大多數都僅限于縣內,還沒發生什么席卷全省的大饑荒。 到了那個時候,可就是饑民遍野了。 “將畿輔今歲第一批的番薯運過去些,反正這個東西也不能儲存太久,今后各地旦有饑荒,首先要運番薯過去,其次才是賑災的銀糧。” 王朝輔心中納悶,陛下是怎么知道番薯不能儲存太久的,但也沒問,只靜靜點頭,表示記下。 朱由校沒說什么,再翻開第二本。 第二本說的是件喜事,是遼東巡撫洪承疇與遼東經略熊廷弼聯名所奏,說是據哨騎探報,努爾哈赤上一戰之后似乎舊疾復發,整日待在一個叫溫暖鎮的地方。 顯然,奴酋是在那邊休養身體。 奏疏中還提到,前不久在赫圖阿拉斬獲頗豐的毛文龍,正率領眾將連日商議戰策,似乎又想有什么新動作。 他還沒上奏過來,朱由校自然也不會心急去問。 毛文龍的毛病雖然多,但留他在皮島總歸在戰略大局上是有好處的,而且東江軍在外若是沒有朝廷幫扶,確實處境艱難。 奏疏上也說,現在的遼東形勢一片大好。 借著戰勝余威,加上朵顏、福余、泰寧三衛的配合,遼東經略熊廷弼正謀劃著在明年以前,徹底收復遼東失地。 看起來,自己當年構建以洪承疇御內,熊廷弼主戰的想法成真了,而且正在發揮效用。 洪承疇雖然看不慣熊廷弼那個臭脾氣,可兩人治所一個留在遼陽,一個卻搬到了海州? 基本上眼不見心不煩。 他們都是有大局觀的人? 更不會在關鍵時刻使絆子。 洪承疇作為遼東巡撫,可比之前的袁應泰強多了? 他一方面招撫流亡? 另一方面在安置第一批出關的中原流民,大約十二萬人。 朱由校合上奏本? 靜靜想起來。 說實話,這第一批出關的人數? 少的出乎了朱由校的意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