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通商協議之所以簽訂,是朝廷想要創造收入? 控制商貿,可不是給你們與佛朗機人行商方便的。” 說到這里? 黃華堂繼續說道: “此回入京? 在下與錦衣衛的許掌使也有了些許交情,如果你們擔心的是這個,大可放心。” “該動手的地方,朝廷不會手軟。” 這話中的意思就很明顯了? 只要跟著朝廷的皇商會好好干? 朝廷就會幫你收拾那些競爭對手,廠衛可不是吃素的,編排罪名抓個人還是輕而易舉! 在場的商人們都聽出來了,這次朝廷是要動真格的了,加入皇商會就能沒事? 可如果不加入,他們就會是第一個被收拾的。 經過最開始的不解和憤懣? 現在仔細一想,很多人也就都想開了。如果朝廷真的對各地商團大規模下手? 除了跟著皇商會干,沒有第二條路。 洪良文與其他商人商量了幾句? 轉頭說道:“既然如此? 那我也就開門見山了。” “在場的五十七名各地名商這次全都可以加入皇商會? 但我們也有些條件,黃東家也是商人,應該知道時下行商的局勢。” 黃華堂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如果加入皇商會,在坐的五十七家必須要擰成一股繩,因為除了那些反對皇商會的人以外,我們還有一個更大的敵人。” 說到這里,洪良文聲音一頓,卻是黃華堂冷笑說道: “你說的,是這次趁著建奴戰敗,向關外大肆輸送糧草和輜重的晉商吧!” 洪良文點頭,嘆息說道: “其實要論起來,晉商的能耐比我們大多了,尤其是張家口的范家,和漕運總督汪海有交情,利用漕運之便,每年從關外獲取的利潤頂的上我們十家!” 這么久以來,黃華堂的臉色第一次有了些許沉重。 晉商無論總體量還是單家實力,的確都比他們蘇杭財閥集團要強大太多,但是他也猜得出來,既然陛下說在蘇州建立皇商會,基本就代表著對晉商沒興趣。 對于朝廷要動手對付晉商這種想法,黃華堂猜得出來,而且毫不懷疑,這可是一塊肥肉! 宋家那人也站出來說道:“自古以來,行商最為暴利者,茶馬鹽鐵而已!” “我們宋家在登萊已經有些實力,加入皇商會不求別的,只求能為朝廷控制山東六府的鹽業!” 另外很快有人紛紛出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