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死在官軍手里的百姓,比蒙古人都還要多! 這讓朱由校想到了歷史上的崇禎年間,這種事情在全國各地,簡直是司空見慣。 這種風氣,絕對不能助長。 現在連天啟五年還沒到,連綿的災害才剛露個苗頭,官軍就做出這種事情,如果不嚴肅處置,還有人敢再犯! 薊州軍,原本是一支能出關與建奴作戰的精銳兵馬。 朱由校實在是沒想到,僅僅半年的時間,精銳從無惡不作的官匪,他們居然裂變的這么快。 一任總兵選錯了人,整支軍隊都被污染了。 說起來,這事朱由校也有責任。 王威戰死,是員良將,朱由校當時很覺得心疼,愛屋及烏所以也就默許總兵一職讓王保接替。 卻不知道,這王保根本就是個在長兄羽翼庇護下,什么也不會的廢物。 “若是王威在天有靈,也該為有這樣一個兄弟而恥。”朱由校默默說了一句,緊緊攥著兩份奏報,道: “鑒于王威的作戰功勞,便不殃及王氏族人了,只是…” “薊州軍的問題很大,要即刻重組,召回老兵,補償糧餉,大明的官軍隊伍里,不需要這些殘殺百姓的爬蟲。” “派東廠下去,一個一個查,一個一個問,凡是有在焦山殺過百姓的,一個不留!” “整頓薊州兵馬的人選,你有沒有考慮?” 說著,朱由校望向魏忠賢。 后者一愣,想了想說道: “陛下,英國公之子張世澤,今年二十有二,勇武有為,老奴聽說他一直都想領軍作戰。” “張世澤…” 這個人朱由校自然熟悉,歷史上的末代英國公,甲申年國破,他也是唯一一個領兵出戰順軍,殺身成仁的勛戚。 這個人值得信任,只是現在還太年輕,尚需歷練,能力怎么樣也還不知道。 其實整頓軍隊這種事不難,讓他去試試也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