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寒露十月,秋高氣爽、氣候適宜,農事也進入到了緊張的時候。 根據天啟元年發布的新歷,畿輔一帶,各皇莊從西方引進的番薯、馬鈴薯要在下旬收獲、藏窖。 而山東地區的水稻,也要在上旬就開始搶晴收割,以免耽擱了中下旬晚稻的播種。 棲霞縣,位于翠屏山以西,隸登州府治、山東布政司屬。 前登州總兵沈有容的家鄉就在這里,在上奏請辭以后,他便放歸帥印,留下佩劍,單人獨騎回了這里。 明初,洪武皇帝朱元璋伐定天下,京師以外,分為十三布政使司,改元山東東西道為山東布政使司。 洪武元年,增置萊州府,九年,升登州為府,棲霞改隸登州府治,屬山東布政使司轄,沿襲至今。 自澎湖海戰后,登萊水師一戰成名,而此戰的統兵大帥之一沈有容,也在晚年名聲大噪。 素有“日曉輒有丹霞流宕,照耀城頭霞光萬道“之稱的棲霞縣,也隨著沈有容而名揚天下。 沈有容年邁的身影深深彎在田野之中,露出的腰間,便有一道令人見之忌憚的深深疤痕。 嘉靖、萬歷年間,沈有容海防備倭數十載,身經百戰,曾中箭十余發,胸前更有一道令人觸目驚心的刀傷。 萬歷末年,朝政混亂,加之年邁,沈有容上疏請辭歸養,一待就待到了今年荷蘭人第二次侵略澎湖。 一名二十余歲的青年抬起頭,迎風嗅了嗅,聞到了濃濃的塵土味兒。 他張口喊道: “父親,有大批人馬朝我們來了。” 沈有容于是抬頭,斥道: “胡說,眼下圣明天子當朝,水師才剛斬獲大捷,州縣安靖,怎么會有大批的人馬?” 話音剛落,遠處確是揚起了陣陣煙塵。 見此,沈有容也是有些納悶。 觀其動靜,來的人馬只怕不在一萬以下,難道是海防有警,紅夷卷土重來,找自己掛帥的? 遠遠先行馳來一騎,卻是一名身著亮閃鐵甲,腰間挎著鋼刀的勇衛營天子親軍驍騎。 這騎兵于馬上抱拳,叫道: “沈老帥在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