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屆時,大明將把建奴包圍在老寨、建州一線,使他們向北不得,向南也不得,而東側又臨海,深山老林居多,他們更翻不起浪花。” “到時候朕找個時間,御駕親征,將建奴一鼓而定!!朕一定要御駕親征,親自砍了黃臺吉那個王八蛋!” 想到這里,朱由校渾身的振奮,好像連感冒都直接好了。 熊廷弼,這個人真的是沒白用。 這次去朝鮮,皇太極屬于白打,除了搶掠一些財物和人口以外,基本沒有任何在局勢上的改觀。 而大明呢,經過這一次抗倭援朝,整個朝鮮都定了。 朝鮮國王李倧死了,昭顯世子才十四歲,加上一干仁祖反正的老臣武將都死于這次后金侵朝,新王繼位,手里根本沒有能用的重臣大將。 到時候隨便派個王爺過去輔政,朝鮮國政還不全是大明說了算? “著內閣擬旨,表達朕對李倧之死的哀痛之情,冊封昭顯世子李淏為朝鮮國王,怎么寫內閣應該知道,讓他們寫的漂亮點兒。” “這種需要用他們動筆的時候,可別給朕出幺蛾子!” 王朝輔諾諾應是,他也搞不清楚為什么皇帝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不過這樣,也使得他的心情變得好了。 王朝輔迅速將熊廷弼的奏疏念完,拿起一份奏本,正要繼續念,卻是忽然間停住了。 這并非是在等朱由校說什么話,只因他不敢繼續讀罷了。 “怎么了?” “陛下,這份奏疏,是福建道御史周宗建所上。”王朝輔這話,算作給朱由校提了個醒。 東林黨和閹黨斗這么多年,雖然借助科舉案將其在朝堂上的力量一舉肅清,但是在地方上,還有相當數量的東林官員。 這個周宗建,還有日前在朝會上犯顏批鱗的大理寺卿惠世揚,都是東林黨余孽。 只不過這些人隱藏較深,抓不出什么把柄,何況占據的也都不是主要職位,大部分的影響力都不大。 近些年廠衛也抓人過多,很少再興起大獄,這才將他們給留了下來。 “臣福建道御史周宗建劾遼東經略熊廷弼無謀者八,欺君者三。 其入朝期月以來,滿無定策,仍在北四道徘徊不前,致朝鮮宗藩淪喪,君臣身死,若不罷之,則朝野之心難安!” 朱由校的臉色僵了下去,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