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清君側!-《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3)頁
洪武八年,朱元璋改陜西都衛為陜西都指揮使司,治西安府,轄西安右護衛、西安左衛、西安前衛、西安后衛等三十三衛、所。
陜西都司治下各衛所,上次統計數量時是在嘉靖五年,有軍戶十七萬戶。
至今天啟七年,衛所軍戶制度混亂,不只陜西都指揮使司一地,現在全國各地的都司,只有地處九邊的都司還算清楚。
就連兵部,也只是大致知道,近些年全國兵力大約在一百二十萬左右,具體各都司情況,無從考起。
兵冊一般都是虛報、瞞報,除去天啟三年開始在九邊增加的三十萬邊軍,中原及江南各衛所,總兵力大約在九十萬到一百萬之間。
這是兵冊上的數字,歷年來,軍戶數量和官兵數量常常瞞報,實際上軍戶和衛所軍經歷年年逃亡,人數只會比這更少。
這些都只是大概的數字,具體各衛各所真實明軍的人數,只有那些統兵的將領才知道。
不過就從白水縣被饑民輕易攻破來看,一個縣的正規駐軍不會超過三千人,內部如此空虛,這不得不引起朱由校的重視。
當然,陜西都指揮使司由于地處險要,衛所數量和駐軍規模,都是中原五省之最。
天啟元年都指揮使李洪上書兵部,稱西安城內彼時擁有駐軍五萬二千余人,馬軍一萬三千,炮兵八千,余者皆為步兵。
這個數字一定不會是真實的,現在西安城內現在到底有多少明軍,這還很難說?!?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為多朝古都,歷史悠久、文化綿長,其城池之寬大,可比南北兩京,為朝廷設在西北,集中軍事、商業、經濟的重鎮。
天啟二年,朝議選山陜精銳十萬,設立西北大營,西北大營的選址就在與西安府在西部接壤的鳳翔。
陜西都指揮使司的治所,就設在西安。
西北大營直屬于兵部,并不歸其管轄,自設立以來,只在天啟四年林丹汗入寇大同時動兵過一次。
有明一代,都在西安府內設有重兵把守。
現在僅是西安府境內,就集中了西安右護衛、西安左衛、西安前衛、西安后衛四個衛及眾多的守御千戶所、守御百戶所。
若是標注在地圖上,則會看到密密麻麻的衛所,星羅棋布在西安城周圍,保衛著這座西北重鎮。
至于說西安的城防,也是西北乃至中原五省最為堅實。
一進城內,便隨處可見堆得老高的擂石枕木,每個垛口后,都擺著一門佛朗機炮,環城列炮不少于百門。
雖然說現在還不知道能不能用吧,但好歹也是個威懾,證明西安這座西北重鎮的地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北|
襄汾县|
岚皋县|
封开县|
台中市|
永靖县|
永福县|
左云县|
泰顺县|
涞源县|
漯河市|
乌鲁木齐市|
通山县|
上犹县|
大庆市|
田林县|
阳曲县|
贵溪市|
武山县|
新田县|
柳林县|
福州市|
襄樊市|
宽城|
东宁县|
黄浦区|
建阳市|
兴城市|
广昌县|
澜沧|
剑河县|
昭平县|
元谋县|
昌宁县|
大化|
莲花县|
丹凤县|
峡江县|
绿春县|
漳平市|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