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著眼前這座巍峨的公府,再想想前世二十平方的出租屋,心里生出無限感慨。 “少爺回府咯……” 朱平安帶著來福緩緩走進那扇朱漆的大門,大門里頓時熱鬧了起來 ………… 安樂公被皇上召進宮里去說話,說是被留了午膳,一時半會兒回不來。 朱平安吩咐了來福一聲,不要讓人來打擾他,便一頭鉆進了自己的房間。乘著這個空閑,朱平安又將腦海中的信息好好梳理一遍,終于弄清了穿越后的大致情況。 大正太祖皇帝以布衣之身起家,在金陵經營十余年,經過大小百余戰,終于將前朝的皇帝拉下馬,建立了大正朝,年號天武。 太祖皇帝出身民間,自然知道百姓的疾苦,實行輕徭薄賦政策,又極力澄清吏治。故如今大正開國雖不過三十余年,卻是一片繁榮景象。 本來太祖在金陵龍興,便定都金陵。后來北方的代國乘中原大亂之際,屢屢騷擾邊疆,直到大正建國,仍是如此。 太祖秉承天子守國門的理念,將都城北遷,更加靠近北方邊疆,便是如今的京都城。北代倒也識趣,自知在太祖頭上討不了好,便通使交好,大正北疆自此寧靜。 眼看大正朝越來越興旺,不承想卻出了一件極煩心的事。 太祖有子十七,其中最寵愛的便是長子朱楓,在金陵稱王時便封為世子,登上大寶后又立為皇太子。太祖言傳身教,希望朱楓能承續大統,將來做一個太平皇帝。太子爺不負重望,文武雙全,又兼仁孝。眼看大正又要出一代千古明君,誰知道,天不假年,竟然身染重疾,英年早薨。 太祖悲痛不已,為了對太子的一絲念想,沒有將儲君之位交予自己那些年長的兒子們,卻立年少的朱楓嫡子朱守文為皇太孫,常常帶著身邊親身訓教。 朱平安的父親安樂公名朱忠,是太祖未曾發跡時的伴當。后來太祖登基,對朱忠也是恩寵有加,晉封為安樂公,時常賞賜財物。 立太孫后,又因朱平安與朱守文年紀相仿,便賜他為太孫伴讀、大內二等侍衛,可以常常在太孫身邊行走。這也是太祖憶起與安樂公當年一起吃苦的時候,想小輩們能延續這份情誼。 “難怪自己可以這么囂張,有皇帝與太孫這兩座最大的靠山,這天下還有什么人是自己不能惹的?”朱平安心中暗暗嘆道。 ………… 申酉時分,安樂公回府,朱平安正打著呵欠從自己房中出來。 一眼瞟見一個微胖的中年男人,身穿繡滿金錢的大紅綢袍,頭戴八瓣富貴帽,胸口掛著四斤重的大金鏈子,正捋著頜下幾縷短須,笑瞇瞇的看著自己。那副猥瑣的樣子,讓朱平安腦子立馬浮現前世電影中一個著名的中年大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