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少爺,其實……其實來福家里還有個老母親……” 見朱平安沒有追問,來福卻又主動說道。 他心想,到了坪縣,此事定然也瞞不過去,不如還是先和少爺坦白的好。 “哦?原來令堂大人在坪縣,怎么從來沒聽你提起過?此次前去,你一定要帶我去向她問個好。” 朱平安心中早就知道,卻裝出吃驚的樣子。 來福隨口應了一聲,便即住口不言,默默的趕著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路無話,午飯時候未到,二人便到了坪縣吳家莊。 ………… 路上朱平安特意打了招呼,先不要暴露二人的身份,先去瞧過來福母親再做道理。 來福自然應允。 自從在安樂公府長大,明白當年發(fā)生的事情以后,來福便再也不愿和坪縣,特別是吳家莊里的人有任何往來。 只是放心不下自己的老娘,后來才尋到一個常到京都來采買,叫吳雄的莊里人,托他每個月捎些銀子回去,供養(yǎng)老娘。 吳雄起初見到來福,先是大吃一驚。他沒想到,來福當年被趕了出去,居然沒有在街頭凍死餓斃,反而在京都落下腳來。 不過來福也沒告訴吳雄自己在安樂公府里做活,只說在一大戶人家里幫工,賺些閑散銀子。那人自然相信。 這便是來福與莊子里的唯一聯(lián)系。 來福也曾托吳雄接老母親到京都城里來,以便贍養(yǎng)晚年。吳雄卻回話,說是來福母親在莊里住慣了,不愿意背井離鄉(xiāng),只要來福在外平安,她也就放心了。 得了這個信,來福只好暫時作罷。只是尋思,將來合適的時候,再將她接到京都城來,以盡孝心。 此次前來,他本來就不想驚動莊里的其他人,只想看看自己老娘,等朱平安辦完正事,便即回京。 是以朱平安此言,正合他意。 二人進莊以后,便向莊里住戶打聽來福母親的住處。 那人不免有些好奇,只是朱練早就被趕出坪縣,此事也不再是禁忌。是以也不是很在意,指向了莊后半山坡上的一間草房。 朱平安極目望去,見那件草房破爛不堪,只能勉強的遮風擋雨。他一向淡然的臉上,難得的顯出一絲陰沉。 來福領著朱平安,來到那間草屋,將一扇破木板門輕輕推開,昏暗的光線下,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嫗正在坐著針線活。 那老嫗正是來福的母親。 其實她也不過三十幾歲的年紀,只不過遭逢大變,日子又過的極其凄苦,看上去竟如同六十老嫗一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