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每半年重寫一次模擬人格,防止機器人的“孤獨抑郁”,導致自我意識的產生。 而船員睡眠時,夢境也會被實時采樣——如果集體噩夢指數升高,AI自動播放童年搖籃曲。 聞人升倒是關注了這一點,好家伙,這AI是會玩的。 放的童年搖籃曲,都是黑深殘的童話。 什么“沃頓拿起了斧子,砍了XX40下,當她明白了自己在做什么,又砍了XX41下……” 類似這種讓人不寒而栗的歌謠。 其實在中世紀,為了讓小孩子早點入睡,防止他們過分活潑,那些不懂科學的父母們,就是用這種可怕歌謠嚇唬小孩子。 這類似于東方的父母們,說“你不聽話,就被老虎叼走”,是一樣的道理。 通過嚇唬孩子,減少孩子的活躍性,來減少自己照顧孩子的工作量。 足足1200個“蜂巢艙”,就像樂高積木插在中軸線上,每個艙室能容納足足5000人,這就是600萬人。 這樣的話,一艘飛船600萬人,只需要一千艘就夠了。 是的,大該60億人。 然而,能夠造出這么多飛船嗎? 勞動力是不缺少的,直接讓機器人復制自己就行了。 時間和資源才是更加寶貴的。 飛船的細節更多。 比如街道是3D打印出來的的菌絲體,踩上去有彈性,還能吸收二氧化碳,防止人們摔傷。 畢竟太空之中,毫無遮擋,很容易遭到隕石撞擊。 而法庭、教堂、酒吧……所有建筑一應俱全。 周一審判,周二彌撒,周三蹦迪;墻上投影隨功能變換:木槌、十字架、霓虹燈。 飛船上還有獨有的“冬眠法”。 每 5年都會抽簽 20%人口進入低溫休眠,減少資源消耗。 當然有人想說,我可以在虛擬網絡里玩游戲。 但虛擬網絡本身也是會消耗資源的。 其實消耗的很少,但現在的逃亡者們,處于一種應激狀態,恨不得任何事情都考慮到極限。 而休眠者醒后,也會自動擔任各種技能導師,防止文化出現斷層。 也就是說,大家輪流教授別人,這樣一來,就會讓知識持久化。 這是防止電腦儲備失靈。 他們甚至還出臺了“記憶稅”,船員的記憶芯片,要定時上傳給公共庫一部分。 因為資源和勞動力,在有機器人的基礎上,是很容易獲取的。 反而記憶和知識更加珍貴。 …… 就這樣,一艘艘逃亡飛船,正在迅速地建造著。 而機器人工作效率,自然是空前很高。 沒有多久,第一艘飛船終于造好了。 逃亡者們,立刻展開了申請。 許許多多的人,都準備逃亡。 在聞人升眼中,他們沒有被降智。 大家都知道,抵抗和投降,其實面對的都是未知。 唯獨逃亡,是比較確定的。 因為他們也能知道對方的飛行速度并不高。 不然的話,哪還會浪費時間,直接就來到地球上了。 隨后眾人在抽簽中,又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大家還算有素質,畢竟大量逃亡飛船都在建造中。 因此使用的是抽簽法。 抽簽中者,就坐上飛船,向著反方向逃跑。 現在觀察到的蟲洞是在另外一個方向。 當然這個方向是相對的。 畢竟整個太陽系自己也在旋轉。 必須以太陽為坐標。 假如太陽位于平面地圖的中心,蟲洞就在東方,他們逃向西方。 當然,他們逃跑是有目的性。 他們不會跑得太遠。 他們知道,自己跑不出太陽系。 除非時間很長很長。 現在的飛船,頂多是在太陽系里面流浪。 如果出了太陽系,可能隕石就能讓他們完蛋。 在太陽系,好歹有各位大哥們給擋著。 就這樣,大量逃亡飛船,一艘接著一艘建造成功。 人們在地球上停留了一段時間之后,一個個最后告別了星球。 其實大部分人,對地球就沒有什么感情。 他們常年生活在虛擬世界。 很多人對現實事情已經脫敏了。 如果不是外星人直接干涉到他們軀體安全,他們都不會出來。 總而言之,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大部分人都變成了逃亡派。 人們一個接一個,離開地球。 他們完完全全沒有心思留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