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這樣,平分糧食后,大吃大喝幾天之后,聞人升這才開始協調起來。 他按照成熟的流民經驗,將整支流民分成兩波。 一波是老營,一波是戰營。 戰營就是精銳青壯,老營就是家屬和老弱病殘。 彼此互相隔開,不放在一塊兒。 這是最基礎的。 這也是李自成的流動作戰經驗。 別管它在后來有多少弊端,但前期流動作戰時,好歹讓李自成笑到最后,這就足夠了。 是的,聞人升也要做一個靠著流民席卷天下的路。 現在可是封閉之地,不可能讓聞人升安心下來,縮在一地發展。 別的不說,光是旱災,就能讓人在一地呆不下去。 不得不說,降智光環的確好用。 普通人一不小心中了之后,很容易就被聞人升忽悠的找不到北。 很快,在吃了王家糧食之后,大概4天左右,兩個營地就分好了。 當然,這其中有一部分自作聰明的人,他們悄悄帶了糧食,返回家中,試圖靠這些糧食熬過大災。 聞人升也沒有對這一部分人進行勸說。 尊重他人命運,放下助人情結。 他只是又選出一部分人去鍛煉,每天給夠糧食,甚至還有正經的肉。 比如豬、羊、和雞。 尤其是學會騎馬騎騾子騎驢。 接著搜集一切能吃的東西,將它們做成干糧,準備跑路。 宰殺耕牛、豬、羊,都將它們曬干。 帶上足夠的飲水。 當然了,他們中很多人還是不舍得殺牛。 他們將牛套上牛車,用來運糧。 這些人說是運糧,實際上,還指望著能夠明年光景稍微好一點,還可以種地了。 他們也不想想,他們已經做下了抄家滅門的大罪。 任何一個皇帝,任何一個縣令都很難容忍他們。 他們犯下的罪過,是不能寬赦的一種罪。 要知道王家可是在縣城里有關系的。 縣城里王家分支,還有著幾座店鋪,糧店、布匹店、副食品店、酒家。 縣城沒有被攻下,王家就還存在。 他們為了拿回鄉下的土地,必然要向朝廷告發。 只要一告發,本來就缺少理由搶奪財物的官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而在這時。 鄉民中,一個典型的老童生,名叫“趙東生”,他拿著自己寫過的一些東西,前來找到聞人升,想要投靠聞人升,當個軍師。 聞人升只覺得好笑。 輪到造反,他說第二,沒人能說第一。 這個趙童生,說什么“靠一些懶漢是養不起另外一些懶漢的”,將軍需要挑選精銳,才能成就大事。 他說的懶漢,就是那些跟著隊伍混吃混喝,又不敢拿起刀槍的人。 對方想將這些人趕走,精簡隊伍。 不得不說,這老童生,類似于落第的書生,平時也沒少想過各種造反之事。 他也不是無的放矢。 這人的人設,類似于宋獻策,牛金星。 有點智謀,但不多。 不像李善長之類的大謀士。 聞人升就收留對方當了個帳房。 老營的人開始按照聞人升給的法子訓練。 基本就是戚老帥那一套。 戚老帥可以說,是對穿越者來說,古代第一兵家。 因為對方真的是類似于現代教程一樣,手把手地教授你從最基本的選人,到軍令,到扎營,到作戰,到軍功,到提拔,一系列措施都交給你。 學會兩本書,逐漸在實踐中融會貫通,就能成為一個標準以上的良將了。 這可不是那些二把刀能比的。 而且對付各種地形都有辦法。 丘陵地帶有鴛鴦陣,草原地帶有車陣。 而且作戰之后,自身損失小,戰果卻很大,如此一來就能越打越強。 打得對手不敢冒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老營的人,于是每天都在聞人升的忽悠下訓練。 聞人升經常說道:“平時多流汗,戰時不流血。” “你們現在的訓練不是為我訓練的,是為你們自己訓練的。” “只有訓練出來了,將來才能對抗官兵賊寇。” 有些精明人,還忍不住抬杠道: “先生,假如我們就此回家,朝廷難道還會來殺我們嗎?” “是啊,我們只是吃了點大戶糧食,不會被追究吧?” “朝廷又沒有發賑濟,我們回家,他們不會管我們的吧?” 聽這些幼稚可笑,充滿一廂情愿,沒有任何客觀依據的話,聞人升搖頭。 “用你們的腳后跟想想,平時那些衙役、差役下鄉后,會不搶劫嗎?” “既然如此,等到王家人告上去,官軍會和你們好好說話?” “剩下的日子里,會發生什么樣的事,那就很明顯了!” “官軍會將大家堵在村子,一個個抓去賣掉。” “男人當苦力,女人進……” “就是這樣簡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