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這樣,古代穿越者很快就在六年之后被淘汰了。 像王大凡則是一路大踏步前進。 一路上升。 為了區分他的孩子,以至于各個部落第一次出現了姓。 就是為了區分他借種而生的孩子。 慢慢地其他人也學會了。 不再用一個單獨的簡單名字,而是用姓+名。 其實后世的姓氏問題很復雜。 直到封建時代才開始徹底簡化。 一開始是用封地,官職,所在處做名字。 而且姓和氏也是有區別的。 比如秦始皇的名字,嬴姓趙氏。 到后來人們不這樣玩了,這也是貴族力量衰退的標志。 將各種禮儀復雜化,是貴族的專屬,用這種東西來建立門檻。 阻止后來者進入。 然而大夏土地內卷太厲害了,懶惰的貴族很快就會淘汰了。 然后就是封建地主鄉紳。 接著他們也不夠卷,也被淘汰了。 又來了現代工業,于是繼續卷。…。。 人口的基數,給了卷的自信。 而王大凡也是如此,他的家族也越來越興盛。 只是現在他所謂的家族,還只是一個大散裝的。 他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經典意義上的家族。 他僅僅是將自己的血脈和一少部分宗族和生存知識傳播出去了。 比如最簡單的,同姓不結婚。 他從自己的外掛里,還沒有得到多少真正的力量。 所以王大凡也開始思考新的策略。 現在已經保證了自己的安穩。 家族種子傳出去了。 但是家族的名聲,傳承,文化,家規還沒有傳遞下去。 家族的核心在于姓氏,在于名聲,在于內部的規矩、理念,還有向心力。 現在這些統統都沒有了。 他的所謂家族,只是分散在各個部落中的壯士罷了。 他們彼此之間也沒有任何向心力。 甚至還會互相爭斗廝殺。 并不以同一個姓為自豪。 這一天。 王大凡就被自己的孫子殺死了…… 原因僅僅是對方看上了一只獵物,被王大凡先打了。 結果那孫子就殺了自己的爺爺…… 臨死前,王大凡才知道他是自己孫子。 難怪有點像,就是這點像,讓他遲疑了一點下手。 原始人生孩子早,13到15歲之間生。 所以王大凡做爺爺會做得很快。 他的兒子十多歲就要生孩子了。 結果就死了。 好在他接著轉生。 就轉生這個孫子的父親身上。 于是回家后,當那孫子高興地帶著獵物時,結果就因為左腳進門,被痛打一頓…… 王大凡保證會讓這孫子比自己死前痛…… 確定了自己不會死后,他也開始耐心發展家族。 畢竟現在他已經不擔心意外死亡。 王大凡開始做新的規劃。 現在家族人口是1200人到1800人之間。 天下布種初步達成。 沒有大事,不可能讓他滅族。 他決定召集一部分人,然后建立自己的部落。 隨后王大凡開始迅速召集起人手來。 還是有一些老實笨蛋孩子愿意聽從他的指揮。 一來是他這個新身份在部落中,就是有地位的。 二來是他能給出更好的生活。 畢竟他是現代中的一個普通人,做事有一些底線。 不是那種殺伐果斷的職業和性子。 他還是選擇靠利益來擺平大家。 于是他很快召集起來一只數百人的部落。 都是他的子女組成的。 接著他們就開始正常的分出部落。 這不是反叛。 而是原始部落的正常分流。 因為以采集為主,人口一多,必須分散到遠處。 這才能得到足夠多的果實。 其實農業封建社會也是如此。 人口一多,必須去荒地墾荒。 直到被地形阻隔,無可墾荒。 或者墾荒成本太大了。 于是就進行最為殘酷的內卷。…。。 200年一個周期,真“卷死”一批人后,幸存者再活下來。 不得不說,工業和航海,才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工業的最大用處是讓一個人就能滿足自身生存還有大量盈余讓另外人活著。 而且工業需要技能高。 這就導致了父母不得不精心培養少數孩子。 不可能再培養更多的孩子。 工業化就是最好的減少人口路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