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勤奮批閱,不直接了解手下一個個秉性,不能及時獎罰,就會讓手下慢慢地架空你。 王大凡覺得這樣實在是太累了,他最后還是放棄了與秦始皇爭奪這個皇帝位置。 他至少有三次機會。 一次是他轉生成了秦始皇的叔叔,對方也有他的家族血脈。 他可以掙的,只是他沒有太強烈的心思去拉攏周圍的人。 這個位置,你自己態(tài)度不積極,除非你有個父親幫助你。 只是他想到,如果他同意了的話,那么的話就會損失很多很多的人。 而且在爭奪位置的過程中,以及隨后的過程中,都要死上很多很多的子孫后代。 他雖然是個長生者,而且留下了很多家族。 可是他家族的那些人都是普通人。 完全的普通人。 沒有特別的力量,也沒有特別的智慧。 就是積累下來的閱歷比較多。…。。 他積累的再多,他這些家族的人再多,也不是無敵的。 實際上人口銳減十分之九的事,在封建王朝歷史上屢見不鮮。 一個大瘟疫,損失三分之二的人口,更加是正常的。 他當然想過用自己的知識改變這個狀態(tài)。 但他頂多只是一個普通人。 最多是一個不死,可以不停的轉生罷了。 他現(xiàn)在早就沒有了新手光環(huán),并沒有特別好的運氣。 實際上大概是活得太久,很多事情缺少敏.感。 比如上一世,他還是一個大官。 這一世變成混混,下意識說的一些平常話,在別人看來就是裝逼。 這就讓大佬不高興,接著被殺。 這就是他的親身經(jīng)歷。 所以說他不會小看封建時代的殘酷。 他現(xiàn)在可以靠著以前積累,有機會奪得王位,并且去同一天下的。 但也有很大概率失敗。 秦始皇能成功的事,別的王并不一定成功。 實際上秦始皇同一六國,也不是一帆風順。 看看過程就知道了,其實也出現(xiàn)過反復。 在楚國出現(xiàn)的。 為了滅楚,同樣是傾全國之兵。 并不是什么變法之后,就有了碾壓之勢。 大家彼此之間又沒有科技代差。 僅僅是在動員力和壓榨百姓,組織力上有差距。 楚國又很大。 實際上就造成了楚國的舊貴族勢力還在茍延殘喘,根本沒有清理干凈。 所以僅僅數(shù)十年后,亡秦必楚。 從這里也能看出雙方差距沒有那么大。 秦始皇能做到的事,換一個人做不到。 得換好幾個人,再多走幾十甚至上百年,甚至有可能一直分下去。 一旦拖延到近代,楚人形成真正的族群概念,那就沒戲了。 還有就是他內心,并沒有被逼到那個份上。 所以他還是選擇了安逸當一個王旁觀這個秦始皇同一天下。 同一天下很好。 但各地殘余勢力又在蠢蠢欲動。 于是秦始皇他又開始巡視。 他需要長久地活著才能鎮(zhèn)壓住這些舊貴族。 他自然而然又開始了尋找不死藥的道路。 王大凡聽到這里時候,他頓時覺得很好笑。 又感到一種由衷的優(yōu)越感。 對方尋找不死藥。 那自己還是活著的傳奇。 你秦始皇再牛逼,百年,不,五十年之后,你就死了。 而他呢? 一個心性,能力,決斷,甚至相貌,體質都不如秦始皇的人,卻能長生。 每次這樣對比,都堅定了王大凡長生的心。 他絕對不會讓任何危險加到自己頭上。 也不容許大的危險降臨。 當然為了自己家族的蔓延,他要盡快推進科技。 實際上,現(xiàn)代才是家族傳承比較安定的時候。 一般大的威脅,都不會影響到了。 不會出現(xiàn)那種超大規(guī)模,一個族群,一個族群消失的情況。…。。 而且現(xiàn)代還能四處躲避。 甚至都可以短暫在月球上躲避。 以人類的力量,在月球上建立一個空間站,儲備上物資,做好藥物儲備,活上十年應該問題不大。 其他問題,就是一些未經(jīng)驗證的問題。 而讓王大凡震驚的事情,也出現(xiàn)了。 那就是有人竟然向皇帝告密。 他安插在宮廷中的家族成員,秘密向他匯報當時的情形…… 一處較為偏僻的宮殿之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