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百四十二章 死路一條-《神秘讓我強大》
第(2/3)頁
就這樣一路南下,大路不走,走小路。
他們終于來到京城。
同時也找到一批死在某些土匪山寨的商隊。
偽裝成那些死者,同時殺光了那些土匪。
做完這事后,他們才進入京城。
京城非常繁華。
而讓幾人震驚的是,這京城沒有城墻!
壓根兒就沒有任何防護。
城墻之外,全是一片片的居民區,商業區,手工場。
織布的,造蜂窩煤的,打鐵的,運輸肥料的……
各種手工場數不勝數。
古代最大一個問題除去吃飯,就是燃料問題。
因此煤炭業很興盛。
這是有大需求的。
凡是大城,中下人家基本靠煤炭,只有上等人家才用得起少煙的木炭。
靠柴火很難供應得上。
燒火很難。
大夏也是到了90年代才真正解決燃料問題。
這意味著京城這個地方非常強大。
就像匈奴一樣,不需要城墻。
匈奴一弱的時候,就開始遠遠逃走。
最強的時候,壓根兒就不需要城墻。
他們幾人進入京城之后,就開始四下詢問。
其實也用不著詢問,這一路往來,越是向南,越是繁華興旺。
百姓基本上能達到一個溫飽水平。
這在封建古代,是絕對的盛世了。
有衣服穿,不光腚,有飯吃,不吃人。
這就是古代盛世的標準。
別想太多。
現代人那么多憂慮,都是對比出來的。
房子要超一線的,車子要數十萬的,教育要名校,地位要越來越進步,孩子要985……
最后只活幾十歲猝死,何苦?
回頭一看,大半時間都在憂慮,白活了都。
然而即便是人人知道這個道理,但身處紅塵,還是身不由己。
除非單身,否則只要結婚生子,你自己看得開不行,還得讓家人也看得開。
而在這封建時代也是一樣。
許多人都紛紛跑到京城里發財。
即便很多老人罵他們忘本,不知足。
“放以前,飯也吃不上。”
“這都是皇上的恩德!”
一問之后,新手男女有點感覺自己是反派。
要做反派的事。
根據一路來的情報,
自從嘉靖40年之后,皇上感悟天機,修道成功。
隨后到處都是風調雨順。
殺了嚴當和清流當中的大碳們。
將他們積累的銀子拿出去,去海外購買糧食、平抑物價,修建水利工程,修建道路。
以工代賑,到處招工。
基本上每個縣,都有一個大工程開始。
那就是修路和修水利。
這兩樣是放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的。
見效雖然慢,卻不會浪費。
路好了,朝廷的信息和糧食才能快速到達。
水利好了,糧食出產就多,不會有大危害。
而糧食和銀子都是朝廷撥付。
如此一來,無地者就有了活路。
不至于流離失所。
糧食從海外調撥,銀子從各處大碳們獲取。
接著就是搞煤炭。
煤炭是解決另外一個大難的前提。
那就是喝熱水,洗熱水澡。
百姓不是不知道喝熱的好。
問題是柴火本身就昂貴。
沒幾個人有資格燒熱水。
大部分家庭一天做一次熱飯就很厲害了。
而隨著皇帝修仙成功,煤山礦山四處點明。
讓一些開明的大地方,大官吏代替那些大碳們。
現在的皇帝就像管理員。
他提拔的都是一些清官,正直的,嚴明的才能得到提拔。
工資也增加了。
好幾年都是按時發放,還有獎金。
讓海瑞那種單靠俸祿,就能安穩過日的官吏越來越多。
不需要想歪門邪道。
衙門給配上了更多的正式官吏,也不需要再搞那些白丁。
當然這人永遠是不夠用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汝南县|
新宁县|
井陉县|
从江县|
通海县|
宜春市|
汾西县|
绥棱县|
柳州市|
鱼台县|
阳原县|
墨玉县|
苏州市|
五原县|
吴忠市|
房产|
布拖县|
香格里拉县|
曲水县|
大荔县|
皮山县|
五华县|
乡城县|
灌南县|
汤阴县|
定南县|
盘锦市|
昭觉县|
沁源县|
揭阳市|
黑山县|
庄河市|
温泉县|
冷水江市|
靖远县|
报价|
富民县|
阜康市|
泰来县|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