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病病歪歪活百年-《第一姝》
第(1/3)頁
去查案的人為難啊!
事發當晚別說沒人看到或聽到動靜,這種情況就是有人看到誰干的也不會泄露,不幫著遮掩都是好的了。
“誰要是敢向我們透露,就是叛徒行為,會受到所有人的唾棄,人家看到我們就躲得遠遠的,沾邊都不敢跟我們沾,這種情況根本沒法查,頭,這活我們干不了。”
回去的捕快跟魏捕頭抱怨著。
“姚家這回是犯了眾怒了,頭,你說他們家干的這叫什么事啊,虧著袁家那邊施藥才沒鬧出人命,不然的話這才我們也有麻煩。”
魏捕頭眼神陰翳。
捕快說的是實情,偏姚家還自以為別人都不知道,都這會了還盛氣凌人,給他們下了命令讓他們限期把人交給他們。
心一橫,他娘的,交個屁的交。
死豬不怕開水燙,他撂挑子不管了,誰能耐誰去把人抓來好了,他承認自己不行。
只是事情不是他想不管就能不管的。
魏捕頭這邊廂剛剛拿定主意,外頭就有人急火火的沖進來,“不好了頭,出事了,有人把姚家粥棚的糧食給搶了。”
“怎么回事?什么人搶的?”
來人氣喘吁吁的把事情說了。
姚家粥棚陸續暴露出問題,先是用亂葬崗的水洼里的水熬粥,把人吃出毛病。
后頭又有人爆出他們把稠的粥撈出來自己人吃。
吃就吃了,加了水煮開了也行,他們居然不煮開就給災民吃。
一樁樁一件件,就沒把人命當一回事。
有預言帝猜測:他們家設立粥棚就是在沽名釣譽,說不定還借機斂財。
本來這些只是有些人的猜測,誰知昨天下午有確切消息流傳出來:姚家粥棚的糧食真的不是他們家拿出來的,是他們家借著舍粥的名目在本地鄉紳中籌集的。
借著煽動本地人跟移民的矛盾,打著不能讓外來的人出風頭的借口,把人鼓噪得群情激昂,紛紛慷慨解囊捐糧捐錢捐柴火……。
事情初出來的時候,那些捐了錢糧的人家還依舊只惱怒于姚家做事不密,損了本地人的聲譽。
待到后頭發生的事情越來越多,有人就自發的去找姚家商討對策,挽回聲譽。
這些人不約而同到了一起,無意中說起來誰誰捐了什么捐了多少,誰誰又捐了多少……。
大家一合計,合著錢糧都是他們捐的,姚家不僅不用出錢糧,還有大筆盈余。
眾人這才回過味來,他們被人當槍使了。
群情激奮之下,有人砸了姚家存放糧食的莊子,不僅這回用于設粥棚的糧食被搶了,他們家自家存放在莊子里的糧食也被人趁亂一搶而空。
魏捕頭本來還很著急,后頭一聽參與者眾他又不急了。
不僅不急,還挺感激這幫鼓噪著眾人闖入姚家莊子人。
法不責眾,參與的人多了這事肯定不了了之。
姚家做的這些事太沒面子了,想來也沒臉面來找他再追究毀了粥棚的事。
來的人看到他老神在在的樣子,試探的問道:“頭,我們要不要去阻止啊?”
“阻止什么?我們這么點人去了夠干什么的?”
魏捕頭沒說出的話:人家只是把被他們家騙去的東西拿回來,不算犯法。
消息傳到賀家莊,袁明珠眨巴眨巴眼睛,對曾祖父說:“您說的對,我們確實不需要做什么,有些人會自己把自己作死。”
名聲這東西是無形的,而且平日看不出價值。
幾代人用心去維護才能建立起來,毀掉卻只需要一件小事就夠了。
“我們得感謝姚家。”
沒有對比他們做得再好別人也不知道,有了對比,他們只需要比姚家做的好就是真的好。
他們家本來就做得足夠好,再有姚家給他們做對比,更顯得他們家品行高潔。
姚家這不是給他們拖后腿,這是替他們正名來了吧!
袁明珠給姚家貼了個“好人”標簽。
自毀聲譽烘托出他們家,可不是好人嘛。
袁弘德笑著聽她調侃著姚家,想去一事,問她:“賀先生家的那個孫女桂英怎么看著有些眼熟?”
袁明珠:……
“她是守備府的澄姐兒。”
袁明珠也沒打算瞞著,本就準備借著這回的機會向曾祖父母坦白。
她若是沒有離開武安府的打算,不說也行,有她照看著,澄姐兒能一直藏在這里。
現在她有離開武安府的打算,澄姐兒只能托付給曾祖父母照看了。
“你呀……!”袁弘德都不知道說她什么好了。
說她不該收留澄姐兒似乎也不對,說她收留的對吧,也忒大膽了些。
袁明珠:“守備府的情況,澄姐兒留在那里怕是命都沒了。”
她把戚青衣偷渡出武安府,待日后守備府太夫人發現她藏匿了他們家大小姐,將功折罪,也不會這么著她。
而且那種情況,除了把人藏起來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怀集县|
蚌埠市|
康平县|
淮阳县|
广安市|
金塔县|
民勤县|
甘肃省|
西藏|
辽源市|
顺平县|
贡觉县|
福安市|
台山市|
梨树县|
谢通门县|
洪雅县|
揭东县|
新巴尔虎右旗|
吴江市|
灯塔市|
昭苏县|
洞口县|
调兵山市|
云南省|
任丘市|
盐边县|
莒南县|
开阳县|
宿迁市|
固镇县|
宁阳县|
惠州市|
澄江县|
杂多县|
繁昌县|
尤溪县|
聊城市|
扶沟县|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