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41章 各有謀算(52)-《馬謖別傳》


    第(1/3)頁

    第641章    各有謀算(52)

    糜家也是傳承久遠(yuǎn)的世家大族,當(dāng)然也有“狡兔三窟”的操作。

    從曹操進(jìn)攻徐州開始,陸陸續(xù)續(xù)有不少族人攜帶一部分家產(chǎn),在別的地方安頓下來。

    糜家與陶家捆綁已久,眼看家族財產(chǎn)越來越少,族人各有各的小心思,就連糜芳也不例外。

    陶商、陶應(yīng)兄弟,遵照陶謙的遺囑,離開徐州回歸江東老家,糜家贊助了不少的錢財,也有一些族人結(jié)伴前往。

    糜芳除了武藝與糜竺難分上下,其他方面無法相提并論,但小心眼還是有一些的。

    他獨(dú)領(lǐng)一軍,與陶謙派過來輔佐他的軍司馬陶同相處不錯。

    陶同,字迪生,鄱陽郡梟陽縣人,是陶謙的遠(yuǎn)房侄兒。

    陶謙死后,陶同也帶領(lǐng)家小離開徐州,返回江東。

    當(dāng)年糜竺得到范蠡的傳承書籍,可不僅僅有《陶朱公商訓(xùn)十二則》,還有《范蠡兵法兩篇》。

    糜竺自己經(jīng)商,就把《范蠡兵法兩篇》給了糜芳。

    糜芳的運(yùn)氣可比不上戲志才,他得到的《范蠡兵法兩篇》,并沒有范增的注解,晦澀難懂,加上他學(xué)識有限,這本兵書對他幾乎沒有什么作用。

    因為徐州很不太平,糜芳就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私財,和一個外室養(yǎng)下的庶子,帶著那本《范蠡兵法兩篇》,一起隨同陶同到了江東,在廬江郡尋陽縣安頓下來,成為糜芳日后叛投孫權(quán)的重要誘因。。

    至于那本《范蠡兵法兩篇》,對糜家沒起到什么作用,但被陶同的兒子陶丹看到以后,勤加研習(xí),悟通了其中的道理,在軍事上的造詣頗高,得以在東吳軍中立足。

    這本陶丹手抄的《范蠡兵法兩篇》,加上他的注解,成為了陶家的傳家之寶。

    糜竺作為家族的掌舵人,考慮的是大局,那些族人們的小動作,他看得很清楚。

    其所以視而不見,這也是大家族生存的一個方法。

    所謂“大難來時各自飛”,糜家樹大招風(fēng),化整為零,未必不是保存家族實力的一個好辦法。

    雖然糜家的財產(chǎn)剩下不到三分之一,但還養(yǎng)著上萬私軍,還是各大勢力爭相招攬的對象。

    眼看糜家族人差不多都有了后路,也到了糜竺仿效范蠡“散盡家財”的時候,但還有一個妹妹沒有出嫁,讓他有些顧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穆棱市| 大石桥市| 延长县| 花莲市| 巍山| 延川县| 宁南县| 铜陵市| 天津市| 甘谷县| 布尔津县| 抚宁县| 龙门县| 克什克腾旗| 东平县| 桂平市| 巴彦淖尔市| 右玉县| 陆川县| 建宁县| 镇沅| 上蔡县| 麻阳| 仁怀市| 两当县| 遂溪县| 龙州县| 蒙山县| 潼关县| 新津县| 桓仁| 潼关县| 青阳县| 平江县| 岳阳县| 辽中县| 彰化市| 仙居县| 大竹县| 丰镇市|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