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指著地圖,高順沉聲道:“楊銘在榆中山僅僅只是放了四百萬大軍,這就是在明告訴我們,這四百萬大軍就是誘餌,就是要吸引我軍下山去作戰。” “只要是我軍敢下山,他中軍位置的后續大軍立即就會殺來,包圍下山的大軍,將山下軍隊一舉吃掉,然后再順勢以千萬大軍進攻榆中山。” “到時候,榆中山必定是會出現破綻,敵軍至少有六成可能能拿下榆中山!” 廉頗皺著眉頭,道:“這么明顯的計策,我們明顯是不會上當的。” “我們當然不會上當,楊銘也非常清楚我們是絕對可能會上當的!”高順言語變得凝重了。 廉頗卻是更疑惑了,既然楊銘知道不會上當,那這樣的布置還有什么意義? 高順手指在地圖上移到了離陽戰場的最右側,道:“如果我們不下山去作戰,那楊銘擺在這里的四百萬大軍就會一直駐扎在這里。” “我們為了防守,榆中山大軍肯定是不會離開,可在榆中山內卻是有駐軍整整八百萬!” “八百萬精銳,占據整個離陽戰場戰場上南燕王朝大軍的兩成有余,南燕王朝剩下能動的軍隊只有兩千七百萬。” “這時敵軍在正面戰場上放置大軍千萬,我們在正面戰場上也至少要有八百萬防守,甚至是更多的大軍。” “如此一來,榆中山和正面戰場上的守軍就會占據南燕王朝整個軍隊的五成左右,僅剩下后續的一千九百萬大軍。” “而敵軍僅僅只是在榆中山下和正面戰場上用了一千四百萬大軍,便是拖住了我們一半的軍隊,敵軍能動用的大軍還有三千七百萬。” “如果楊銘此時聚集余下的三千七百萬大軍,直接進攻我軍右側大軍,那便會形成絕對的兵力壓制。” “并且我軍在右側的防御地形并不是太好,完全比不得榆中山地形,此時利用兵力壓制來進攻,非常難以堅守。” “與此同時我們榆中山和正面戰場上難以騰出手去支援,只能是讓右側大軍自己作戰,在兵力完全劣勢的情況下,右側戰場的情況可想而知。” 廉頗面色微變,楊銘這布置算不得太過于高明,但卻是完全將姬氏皇朝兵力優勢用了起來。 用四百萬大軍拖住榆中山大軍,再用千萬大軍拖住正面戰場上南燕王朝的大軍至少八百萬,甚至有可能是千萬之眾。 因為正面戰場對于南燕王朝而言非常非常重要,一旦正面戰場有失,南燕王朝的軍隊就會被左右分離,楊銘到時候就能逐個擊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