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坐鎮淮安行省-《回到明初當王爺》
第(1/3)頁
朱元璋揮師揚州,準備與呂珍決戰,而朱振卻班師回了盱眙,同時還帶著宋室敕封的盱眙縣伯的圣旨以及大印。
常遇春、常茂、常升三父子,傅子介,朱沐英,劉青山,數位大將隨行,以及軍山兩千多精銳,此外還有一些地方的衛戍部隊,總數直接超過兩萬人浩浩蕩蕩。
對于常遇春這員虎將,朱元璋還是非常愛惜的,雖然因為邵榮的事情處罰了他,但是卻依然給了他兩萬的兵力,甚至連軍山的兵馬,他都可以染指。
而朱振也不是沒有收獲,他的新爵位是盱眙縣淮安省平章。
所以朱振在回了盱眙之后,來不及與夫人們溫存,便馬不停蹄的趕往淮安。
表面上朱振的權威和職務都似乎是降了,但是實際上卻是升了,因為之前朱振的江南行省樞密副使,看似職務非常高,疆域非常廣闊,但是實際上控制區域非常狹窄,只限于軍山和盱眙一代,往外開拓就全都是北元或者朱元璋的實際控制區域。
宋室的皇帝其實想的是朱振打通應天與宋室所在山東的通道,拓寬大宋的控制范圍,但是朱振一直沒有行動,這也導致大宋的影響力,一直沒有辦法到達應天,而朱元璋一直處于獨立狀態。
這一次朱元璋投桃報李,將整個淮安給了朱振。
第一算是對于朱振在衡陽之戰的戰功累累,二是答謝朱振整個軍山系統對于應天對外戰事的支持。
淮安本身是張士誠的領地,但是劉青山配合鄧愈大破張辰之后,淮安的兵力徹底被消耗一空,而鄧愈又要投入到衡陽、揚州戰場,淮安行省自然不在朱元璋的控制范圍內,其實多少也有些做順水人情,連帶著讓朱振從北方牽制張士誠的意思。
這是大宋第二次置淮安行省,第一任平章趙均用的尸體早就涼透了。
淮安的大老爺們在張士誠手下日子過得不錯,張士誠的控制核心在平江(蘇州、姑蘇),對于淮安的控制力其實挺一般,如今張辰敗北,更是連最后一分本錢都輸光了。
朱振入主淮安行省,張士誠連一點兒反抗的余地都沒有。
現在的張士誠就剩下一個心思,保住揚州的兵馬,繼續做自己的逍遙王爺,當然此時張士誠也在做另外一件事情。
他有一種不祥的預估,那就是揚州丟失之后,朱元璋的大軍很有可能隨后就到,所以他開始瘋狂的加固平江城。
張士誠對于未來的期望暫且不提,單說淮安。
淮安的人們本以為就算是淮安爆發戰事,跟他們也沒有多大的關系,大家大可以繼續過自己的逍遙日子,誰曾想到張辰敗北之后,朱元璋立刻派了個強勢人物朱振過來。
想起朱振在盱眙諸多戰績,整個淮安顫抖一片,甚至富戶家的孩子都不敢夜啼了,因為他們的父親說,再敢哭,朱振就把你們搶走,曬成肉干,給那些窮鬼當飯吃。
朱振對于朱元璋的行徑明顯不是很滿意,因為盱眙附近州縣,自己剛剛鋪好基礎,朱元璋便將自己遷走,明顯有卸磨殺驢之嫌。
但是朱元璋此時有意與元朝廷修好,減少北方的壓力,將自己調走,也有配合元朝廷的意思。
不過朱振也不是那種使性子的人物,除卻保留了盱眙和軍山之外,各地州縣他一點兒都沒有用。
而且新到一地,朱振也不似之前那般小心謹慎,因為淮安被鄧愈和劉青山一通折騰,早就沒有了大規模的明面上的抵抗力量。
所以他便遵循了太祖毛選的辦法,亂世用重點。
既然是亂世,便應該用治軍的手段治民,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眼下淮安一團糟,只能用高壓讓百姓服從,只要以后,則借鑒軍山的經驗,讓他們有飯吃,有衣服穿,賞罰分明,便可以徹底收納人心。
“傳令,隨行的官員,都來府上議事。”
治理百姓,首先要治理官員,而要治理官員,首先要做到官員與自己同心同德。
朱振一聲令下,便將淮安自己帶來的官吏,都召集起來,統一思想,分派任務。
“是。”
一聲令下,傳令官和皂吏各赴軍營和官衙,首先行動的則是各路將領,軍法無情,如今具體掌軍的是傳說中的懷遠黑太歲常遇春,比朱振還嚴厲的活閻王,大家不想死的莫名其妙,行動都異常的迅速。
“參拜平章!”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收藏|
紫云|
红安县|
丽江市|
永仁县|
满洲里市|
全椒县|
尚志市|
晋城|
赫章县|
民权县|
桓仁|
沂源县|
佛坪县|
金坛市|
乌鲁木齐县|
宁蒗|
遵化市|
惠水县|
清涧县|
铜川市|
新平|
旅游|
湘乡市|
柏乡县|
潼南县|
大石桥市|
旌德县|
任丘市|
奉贤区|
吉林市|
长兴县|
丰台区|
共和县|
当涂县|
宾阳县|
龙南县|
宝鸡市|
军事|
昭苏县|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