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海之上,翻滾的海浪,波濤如峰。 大風夾雜著雨點傾盆而下,目光所及之處,一片蒼茫。 朱振站在船艙里,看著窗外的大雨,心里琢磨著,雨那么大,火器就會受影響。 看來還是得改進技術啊,不然會遇到之前在霍山遇到過的麻煩,下雨天火器報廢,火器部隊直接歇菜。 觸發式引信是不是有點跨越太大了,以現在的技術能否做出來呢? “伯爺,都準備好了,隨時可以登陸。” 朱沐英從艙外走進,臉色嚴峻。 朱振有些遲疑:“雨太大,炸藥包和手雷被雨淋就沒用了。 沒有炸藥包和手雷,這次行動就有風險了。 不如先放他們多活幾天,咱們從長計議?” 朱沐英信心十足:“用不著!就算沒有炸藥包,咱們的水師照樣是等的精銳!雨下得大,的確給我們的行動造成了極大的不便,但是有弊亦有利,他們的戒備也必定會大大的放松。 我們出其不意發動強攻,那些奴仆雜役和豢養的私兵,不過土雞瓦狗爾!” 開什么玩笑,沒有炸藥包,咱們水師就不能打仗了? 這位伯爺明顯是對他朱沐英的能力信心不足啊,真以為每日里操練是逗孩子玩兒呢? 憑什么,都是人,你就那么看的起朱文正,對我朱沐英總是跟看待孩子一樣? 你自己不也是年紀輕輕的,就做了一方統帥嗎? 朱沐英心里憋著口氣,想要向朱振展示自己帶兵的能力,自然不同意朱振的穩妥策略。 誠然,這次行動并不是非得現在執行不可,等到天晴之時用炸藥包開路,自然勝券在握,萬無失。 可是行軍打仗,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意外,就算軍神在世亦不可能謀算無誤。 在意外的情況下,面對不利的局面,照樣能夠戰而勝之,這才是支強軍應該具有的素質。 總是依靠強大的火器裝備,將會使得軍隊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素質下降,絕非智者所為。 朱振懂得兵法比朱沐英還多,但是他卻不喜歡那么道道,不過他還是信任朱沐英的,見到朱沐英如此堅持,便點頭說道:“那行,全部依你,此戰務必戰而勝,付出多少代價也在所不惜!” 若是行動失誤,不能將目標打盡,所產生的后果必是非常嚴重,朱振不愿面對那種焦頭爛額的局面。 “遵命!” 朱沐英大聲應道,他自然知道其關系重大。 敬了個軍禮,朱沐英走出船艙。 朱振再次望向窗外,迷茫的大海上,無數戰船氣勢洶洶的撲向海岸……天色陰沉,烏云匯聚,瓢潑的大雨傾灑而下,大風卷著海浪不停的涌上海灘,混濁的海水拍打著沙灘,泛起層層泡沫。 張家的鹽業小城,瀕臨海灣,地勢平坦,海濱廣斥,鹽田相望。 淮安多以圍海煮鹽以興家。 鹽業暴利,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但凡能從這激烈的競爭脫穎而出,崛起的過程無所不用其極。 那白花花的鹽晶下,說穿了都是累累白骨……張家本乃淮安豪族,只是天下分合、人間興落,原本的簪纓世族,也漸漸泯然于歲月的長河之中。 直到元朝興起,對淮安掌控力非常弱,張家才借由海鹽之利與海貿之便,聚集了大量財富,緩緩興起,依稀間依然可見往日的榮光。 由此,張家更加烜赫時,到如今已經可以稱得上是豪霸一城,臨海而望,視野所及皆為張家鹽田!狂風暴雨之,沿海的蘆葦蕩仿佛海浪般隨風起伏搖曳。 水師戰船沖上海岸,在半腰處的水深拋錨,隊隊兵卒自船上躍入水,頂著傾盆大雨,趟著齊腰的海水向岸上沖去。 放眼望去,這處海灣里盡是水師的戰船,海浪翻卷起伏之間,密密麻麻的兵卒似在隨波浮沉……朱沐英換了艘座船,指揮兵卒直接將座船沖上沙灘之后擱淺。 原來的座船已經被朱振乘坐先行返回朐縣,此次在出海的繳獲極多,雖然尚未清點,但是料想比之上次剿滅星野一郎之時至少多了數倍。 如此巨大數量的財貨,必須第時間運回去,以免節外生枝。 而朱振自認為論起行兵布陣,自己跟朱沐英差不太多,畢竟是手把手教給他的,索性先行返回,將此地的指揮權完全交給朱沐英,由他主持大局。 兵卒登上沙灘,并沒有第時間行動,而是快速按照各自的旅隊集結。 朱沐英將常茂、劉青山、盛庸等等將領召集起來,各自分派任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