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1章,大明朝這條破船-《刀噬諸天》


    第(1/3)頁

    北鎮撫司,錦衣衛案牘庫。

    棋布星陳的書架,堆積如山的書冊檔案。

    這里存放了錦衣衛組建以來,大明朝兩百多年積累的大部分檔案書錄。事無巨細,無論是明的或暗的,宮外的還是城里的,王公大臣還是封疆大吏,關內還是關外……

    比起文人那張嘴,這里更能代表大明朝的歷史。

    洛辰在這里待了一天,粗略翻閱了眾多文冊,對于如今的朝廷,還有天下局勢,也大概有了清晰的了解。

    結合他所知道的那些歷史,他可以肯定的說,這個大明朝已經藥石難醫,誰也沒法給它續命。

    大明的致命之處,不在于流寇,也不在于天災。而是整個社會精英上層,那些士紳、勛貴、皇親國戚、甚至老朱家本身,這些不斷吸底層百姓血肉的大地主們。

    老百姓若還能茍活,誰愿意揭竿而起造反。

    歸根結底在于土地兼并,小農所占之田不足天下之半,但承擔的稅賦徭役卻要支撐大半個朝廷,小冰河的天災只是一個導火索,將這個炸彈徹底引爆而已。

    百姓的土地都到官紳士人,諸公大臣、公勛貴戚、還有朱家藩王家里去,哪來的地來養活人。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除逼買、強奪外,最大的因素就是二百多年來,根深蒂固,尾大甩不掉的投獻之風。

    老朱家優待士人、勛貴、藩王,弄出優免賦稅之策,但士人、勛貴優免的程度是有限的,超出限免額度之外是需要正常繳納賦稅。

    可實際上,勛貴官紳毫無例外的,無論田產多寡,都變成全額優免。官員與士紳勾結,欺上瞞下,加上有勛貴撐腰,將這士紳優免這一特權無限放大。

    于是百姓為逃避日益繁重的賦役,紛紛將手中的田土“投獻”到勛貴士紳名下,寧愿當個無地的佃戶。

    國家的財賦被勛貴士紳們不斷侵吞,卻將負擔轉嫁到未投獻的窮苦百姓頭上。然后勛貴士紳地越多,百姓灘占的稅越重,日子越苦,過不下去只能也去投獻。

    于是,這個死循環就逐漸無解。

    老朱家難道不知道這樣做的后果嗎?

    可若皇帝想將百姓的負擔轉嫁一點到勛貴士紳頭上,立馬滿朝士大夫、勛貴、甚至藩王會聯手群毆皇帝。

    ‘陛下你怎能與民爭利,你要不要臉了?’

    ‘知道正德皇帝是怎么死的嗎?’

    在士紳勛貴眼中,地里刨食的根本不能稱之為民。

    崇禎干得最蠢的一件事就是把魏忠賢殺掉。

    東林黨為何如此憎恨魏忠賢,因為東林黨代表的就是地主士紳的利益。天啟皇帝養魏忠賢這條狗為的就是從這些人身上割肉放血,同時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

    因為天啟皇帝看得明白,真把老百姓逼到造反,最先倒霉的是皇家,是他自己。

    崇禎把魏忠賢殺了也就殺了,但竟然還重新啟用東林黨,給予了他們的權利。

    讓他們繼續為地主士紳集團爭取利益,繼續壓榨吸食百姓的骨血,繼續將國家的負擔不斷加重到老百姓頭上!

    百姓們要是不反,那才叫玄幻。

    崇禎若是一開始像他哥哥那樣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說不定大明朝還能再延續幾十年。

    大明朝救不了,從根子上已經爛了,只能推倒重建。

    野豬皮的后代們入關后做得就直擊核心。

    北方因為闖賊流寇肆虐,北方中原的士紳地主都死得差不多了,地都成了無主的,讓建奴白撿了一個大便宜。

    而建奴入關后,再把富得流油的南方殺上一遍,然后掠奪到南方財富的同時,還把土地也都變無主之地了。

    漢人殺掉一些,地也不缺了,難題不就解決了?

    而這些恰恰是大明無法做到的,左右都是死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城市| 柳州市| 茶陵县| 福州市| 井研县| 灌阳县| 靖边县| 五大连池市| 红原县| 鄄城县| 应城市| 南丰县| 陇南市| 安远县| 班戈县| 高邮市| 华池县| 玛多县| 吴忠市| 乐业县| 东辽县| 新巴尔虎左旗| 平舆县| 东兰县| 炎陵县| 凤山县| 洛南县| 织金县| 仪征市| 东山县| 汶川县| 田林县| 稻城县| 湟源县| 罗城| 韶山市| 西贡区| 桦川县| 遂川县| 沅陵县| 通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