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二章 不鑄刀來反鑄槍(上)-《刀籠》


    第(1/3)頁

    段七娘帶走名冊,留下拳譜,順便燒了信封。

    這世道,笨女人都死了,活下的,就沒有傻的。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七姑娘估摸著還是不死心。

    戚籠懶洋洋的坐在院子的躺椅上,手上翻著這一本冊子,跟看胡同口,二十文銅錢買的黃皮小冊子一樣認真。

    湯城是山南道西邊頭的一座小城,沿海,若說非得有什么特色,便是地頭局,也就是各路幫派比較多,爭碼頭、爭船、爭海貨、爭河道,什么都爭,靠什么爭,自然是拳頭,也就是山北道拳家口中的地溝子拳、女人拳,多少有點歧視的味道。

    受地域影響,沿海拳種以根子深、腳步穩、方寸騰挪為要,擒拿抓扣為本,比較喜歡搶偏門和兇手。

    而湯瓶拳便是這種流派的一門小拳種。

    湯瓶乍破血漿裂,拳出無人刀槍鳴。

    拳種有三個樁法、七個把式,打法也很偏門,是用樁子震蕩血液,然后用血鼓勁,類似內家拳師汗水出針,毛孔掛人,只是要更兇狠。

    薄薄一本拳譜中,大部分是江湖爭端、廝殺搏命的手記,恍惚間,戚籠仿佛看到了一個身材矮小、面目陰沉的男子,以小巧卻兇狠的拳術,在一座座擂臺上砸骨節、掰手指、想盡辦法將人體撕扯著一塊塊的樣子,尤其是在拳術大成后,打在人身上,能把皮層、肉層之間的血水打的濺射出毛孔,一翻搏殺后,對方要么死了,要么洗了一場血澡。

    這種記錄一直到童年一位好友闖入,請他一起去搏一場富貴而告終。

    書生留冊、鐵匠留信,但戚籠看的最透的,反倒是這位拳師。

    拳通人心,搏命的東西,大抵是沒人做假的。

    拳譜后面幾頁,記錄的則是關于他對內陸拳種的看法。

    說是拳種,其實大多都是拳為輔,主教的卻是刀兵軍械。

    拳師一邊對這些拳種的粗糙和弱勢表示不屑,另一邊,同樣限于對鐵甲大馬、長兵械的克制表示不爽,畢竟不近身,拳術就無用了,若是碰上全副武裝者,更是頭痛。

    拳頭破甲是個大麻煩!

    戚籠一邊嘖嘖稱奇,一邊覺的有些好笑,畢竟在他這種善用刀兵者看來,刀砍不斷就用槍,槍戳不動就換錘,這么糾結于拳術的還真是少見。

    不過這可能是地域原因,沿海多河、多沼、多海,幾乎沒有開闊地,全副武裝的騎兵到那邊只能沉海。

    而且這拳師辦的事,估摸著也不怎么能見光,快準狠是第一位。

    一套拳譜看完,戚籠大概能摸出來,這拳師大概是貫穿了兩到三條筋,但打法極兇狠,若是近身搏殺,自己可能扛不住十招,但若是持刀械,這贏面就該反過來了,拳頭到底沒刀硬,這是武行的公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红河县| 全州县| 青龙| 奈曼旗| 灯塔市| 平湖市| 淳安县| 沈阳市| 祁阳县| 平舆县| 天长市| 西华县| 浏阳市| 浦县| 电白县| 泰安市| 河曲县| 东乌珠穆沁旗| 海安县| 阿拉尔市| 忻城县| 甘谷县| 南漳县| 包头市| 水富县| 二连浩特市| 永昌县| 常德市| 黔南| 永丰县| 中山市| 环江| 正定县| 闽清县| 江陵县| 贵阳市| 洛南县| 邮箱| 车险| 永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