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舍過去 須彌金山(下)-《刀籠》
第(1/3)頁
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筋菩薩’前半段‘貝葉庇佛’,后半段‘須彌金山’,貝葉號稱最古老佛經的載體,而須彌山,則是傳說中,八山八海環繞的世界中央;山頂是帝釋天,半腰是四天王天,西方佛土的中央娑婆世界便是它演化出來的。
以上都是周子通傳法時無意念叨過的一段,這濃眉大眼的似乎也是個佛門信徒,據說還受過高僧點化。
說到底,煉法的重點是一個‘佛’字。
此佛非彼佛,不是和尚們供的泥炭像,更不是佛教信徒的信仰,佛就是佛,是能抗住外道劫,赤足堅韌的強人。
按武行的說法,便是一種頂級的精神境界。
外家錘煉筋骨,內家養煉五臟,均能煉至武家的上層,但要到頂層,要能激發出人體最深層次的奧秘,呼吸法也好、藥水滲透也罷,都無法盡全功。
只有一種出于肉身,又脫了肉殼的神奇精神狀態才能真正實現。
所以武行照葫蘆畫瓢,學道門、修佛門,什么民間法脈、鬼祭淫祀,甚至還有更反人類的活人祭、綠帽祭,只要能實現這種純粹至高精神,便能反哺肉身。
周子通是靠高僧點化破的這一關,而戚籠則是靠放下過去勘破此關,后者不借助外力,反而更顯上乘。
而成就‘須彌金山’后,皮肉、骨骼進一步強化,普通鈍器打在身上便如陷入牛革中,一些致命部位,如后腦勺、喉嚨、胯根,都多了一些特殊的防護。
而落在拳法里,便是身上多了一處發力中心,繞髖一轉,一拳能打出兩倍勁,這就是金山神妙!
澗下老巖,一道身影正在練拳,反骨剪、靠身錘、通背掌、尺步拳、扯拳功、五毒手、披袍獻甲;湯瓶拳七式輪流在掌心把玩,五指一捏一炸,骨節崩響,落在耳中便似炸一節炮仗,還是黑火藥填芯的那種巨響。
更奇妙的是,指節一炸,倒催手臂化勁,手腕轉小臂那么一扭擰,那落在手臂上的水珠子居然繞手臂一圈再濺射上去,看上去就像是順著河道拐彎的水流。
“下來!”
戚籠低喝一聲,以意導體,腰背一開,渾身毛孔鼓如豆粒,再節節貫穿那么一縮,頸、脊、腰、跨、膝、踝、肩、肘、腕,全身體態一動全動,剛彈出沒半尺的水珠子反物理規律般的一滯,猛砸下來,像是人為的披了層水甲,渾身一抖,水珠炸開,霧氣如罩。
這便是披袍獻甲!
值此,戚籠湯瓶拳大成,同時,他太陽穴部位像是有小針在不斷戳著,雖然痛,但別有一番滋味。
有‘四肢五爪馭龍馬’經驗的戚籠自然明白這代表什么,心中一喜,這是手少陽三焦筋煉化的征兆。
‘想不到放了刀術,拳腳功夫倒是漲上來了。’
戚籠有些自嘲,當年他沉迷刀術,煉體的境界停滯許久,雖然上限高,十二成爆發下,薛保侯這種二煉大成的怪物也能一刀劈閉氣了,但是下限卻不行,不耐久戰。
如今龍煞附體下的肉身,其強度不亞于一般煉體高手,又成了‘佛’,精神和拳術跨了一大步,反倒是迎頭趕上,孰好孰壞還真不好說。
不過戚籠更明白,刀,能讓別人斷了一切可能,拳術、龍煞、煉法,卻能讓自己有無限可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楚雄市|
大荔县|
宿迁市|
仪陇县|
新和县|
枣阳市|
桂平市|
独山县|
大荔县|
纳雍县|
左贡县|
日喀则市|
临城县|
吴桥县|
呼玛县|
兰坪|
大厂|
隆林|
达日县|
泸溪县|
竹山县|
鸡西市|
贵阳市|
偃师市|
布尔津县|
霍林郭勒市|
尉犁县|
胶南市|
犍为县|
花莲市|
敦化市|
澳门|
沙雅县|
广宗县|
淮南市|
临朐县|
大渡口区|
镇赉县|
西乌珠穆沁旗|
周口市|
钟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