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沒有想過做金融?”試探道:“這才是大頭。” 沈鋒皺起眉,明白老洪的意思,沉思道:“暫時先不要,畢竟才剛起步,加上降維打擊風頭還沒過,最少等明年上市再說。” 原來如此,洪剛徹底放心,就怕腦中一熱瞎沖動,好像穿上褲衩就能拯救地球,步子太大肯定扯住蛋。 金融不是誰都能玩的,要想合法合規,最少也是上市公司,還要經過各種審批監管,支付寶和微信背后不知道付出了多少。 “不過你倒是提醒我了。”沈鋒突然笑道:“是時候提升金幣的難度嘍。” 別看注冊破億,日活四千萬,很多都是羊毛黨,沾點小便宜就跑,這些不是優質用戶。 讓葉飛把游戲難度提高,逐漸收緊y幣的發放數量,讓玩家一點點感覺到賺金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雖然會流失一些羊毛黨,但這種人越少越好,現在老子不差這點流量! 省出來的成本更好的補貼優質用戶才是王道。 想到這里突然問道:“你對書店有什么看法?” “最難啃的骨頭!”洪剛雖然不知道老板為什么問這個,還是實話實說道:“沒有大資金砸錢,基本都死透了。” 沈鋒點點頭,傳統書店受到互聯網沖擊很大,砍掉中間商利潤,加上電子書橫行,可能連夕陽產業都算不上。 “現在純書店寥寥無幾,都是走混搭,什么賣咖啡、賣輕食、各種玩跨界。” “我認為拯救實體的唯一出路就是體驗,正所謂跨界即連接,必須掀起一場“文化+”的場景革命。” 沈鋒很認可,新型書店的轉型往往始于顏值,尤其是這兩年各種最美、高顏值、跨界成為書店出現頻率最高的形容詞。 不可否認,砸出來的高顏值確實是吸睛神器,帶來巨大關注度。但客流和消費者之間的轉化程度,歸根到底還是靠產品力。 從咖啡、主題餐廳到酒店……甚至是作為文創街區、購物中心以及電影院…… 能想到的都玩遍了。 “國外有很多裝逼書店,畢竟人家知識付費已經很多年,可國內……” 洪剛不知道老板的心思,建議道:“感覺不太行。” “如果只是作為一個社交場所呢?”沈鋒反問道:“喝喝咖啡、看看書、同道中人聊聊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