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靈娥的疑惑-《三國從救曹操老爹開始》
第(1/3)頁
這個時代講究男耕女織,就是說一戶之中男人負責下地耕種,女人則在家養蠶、繅絲、織造成一匹匹的絹帛,賣到市上換錢,貼補家用。
甚至在貨幣不甚發達的時代,絹帛還能直接代替貨幣使用,直接用來購買糧食或其他應用之物。
可以說,養蠶織造是古代寒家女子必備技能之一。
靈娥這幾個女子是普通百姓家的女兒,對養蠶之類自然極為熟悉。
她拿著劉平所著的蠶經呆了半晌才問道:“少爺,奴婢以前在家也養過蠶,也略知蠶的習性,此物對冷暖感知極為靈敏,故而只有養春蠶秋蠶的,如今已是秋末,要是養了蠶也會凍死了吧?”
靈娥倒把劉平給問蒙了,說白了劉平也就是個理論帝,實際上卻是個操作渣,他只記得后世書上怎么寫,卻還真沒見過蠶長什么樣。
不過他畢竟寫出了蠶經,知道后世絕對不會只養兩季,七八季都不在話下,只要做到給蠶室加熱,保持蠶室恒溫即可。
可是給蠶室加溫,這么簡單的道理,這個時代的人怎么會想不到?
其實他們應該也能想到,只不過沒人這么干。
只因為這個時代都是家家戶戶獨立養蠶,規模較小,給蠶室加溫,織出來的絹帛都不夠炭錢。
這是筆賠本的買賣,沒人會這么傻。
劉平來自后世,他可是知道有個詞叫“規模效應”,一筆看似不賺錢的買賣,只要上了規模,就成了賺大錢的買賣。
例如養蠶,獨家獨戶養殖,單獨給蠶室加溫,燒炭的成本必然很高,怎么算都不劃算。
可要是規模養殖,就能無限攤薄燒炭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要知道,他可不想小打小鬧。
他手下畢竟掌管了四萬多流民,其中可勞作的農婦沒有八千也有五千,再加上他的《蠶經》中所寫的養蠶技術和織造技術,能產出天文數字也說不準。
這個時代,大漢王朝已經停止鑄幣,織出的絹帛,那就是硬通貨。
所以他也沒有回答靈娥的問題,而是擺了擺手道:“下去好好研讀,剩下的事不用你們管,我自有安排?!?
有個年老的仆婦把靈娥幾人帶出書房,安排到宅院角落一個小院里便走了。
此時她們十個人此時只能算婢女,還算不上妾。
只要成了妾,就相當于半個主子了,所以此時的她們什么都要自己動手。
幾個小姑娘四處打量了一下,這個小院清幽雅致,很是安靜。
即使沒有動亂之時,她們也是普通平民女兒,哪見過這種豪華院落,她們一個個東瞧瞧,西看看,看哪里都覺得新鮮。
此時沒有了外人,一眾女孩子便恢復了活潑的天性,嘰嘰喳喳叫了起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海县|
宁国市|
舞阳县|
珲春市|
织金县|
宝应县|
博罗县|
犍为县|
额敏县|
元朗区|
鄂尔多斯市|
荥经县|
改则县|
盐山县|
迁安市|
陕西省|
霞浦县|
昌江|
施甸县|
诸城市|
西峡县|
六安市|
镶黄旗|
噶尔县|
天长市|
丹凤县|
长葛市|
敖汉旗|
林芝县|
石楼县|
教育|
江孜县|
淳化县|
余姚市|
南川市|
廊坊市|
珲春市|
罗江县|
射阳县|
璧山县|
红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