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成名歌手顧慮重重,這完全可以理解。 兩個歌手之間,若是被人拿來對比,尚且麻煩不斷,何況是登臺pk,分個勝負。 “若是淘汰的歌手商演價格都會翻無數倍,濤哥覺得會找不到人么?”張璞說道,“如今難的是首發歌手。” “雖然是同臺競技,可淘汰的未必就會輸。”張璞接著說道,“只是節目影響力沒出來,我吹得天花亂墜也無用啊!” 原版《我是歌手》,淘汰的也是商演價格暴漲。 他們輸了么? 那就得看輸贏如何定義了。 為何還有那么多人想要登上這個舞臺?為何后面幾季,登臺歌手腕兒越來越大? 有利可圖,才能讓人趨之若鶩。 “周老師參加,最終決賽獲勝,拿下歌王之位,那也是實至名歸。”張璞笑著說道,“節目預算雖高,可也不可能請第二個周老師這樣層次的音樂人。” “節目嘛,若是不能捧紅人,那么節目的影響力又如何體現?”張璞道,“所以,節目會邀請一些唱功了得,卻已經泯然眾人的老將,會邀請一些知名度不高,實力還不錯的新人。” “怎么感覺你這是在拿老周捧人啊?”陳華濤看了一眼周良,笑著說道。 這話看似在說張璞,其實是在幫他。 “那些人再紅,最終還不是襯托周老師?”張璞笑著說道,“周老師參加,優勢還是很明顯的。首次登臺唱自己的歌曲,周老師的歌曲傳唱度很高,而且涉及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隨后唱別人的歌曲,不管是保持原版,還是進行重新編曲,周老師還不手到擒來?” 這并非奉承之言。 周良的唱功或許不是圈內最頂尖的,但絕對屬于極好的。 而且,他在創作和編曲之上更是才華橫溢。 “我就算了!”周良搖了搖頭,說道,“不過我可以給你推薦個人,他若參加,應該能解決你的問題。” “誰?”張璞好奇的問道。 他對周良拒絕,并沒有絲毫意外。 周良在樂壇堪稱教父級的人物,捧出的天王天后級的歌手都不少,他若下臺,其他人若是檔次太低,壓根兒就成了他一個人的專場。那無疑就失去了“競技”上面的刺激了。 可高又能高到哪兒去? 樂壇之中,又有幾人能與周良相提并論? “范海!”周良一笑,說道。 “他!”張璞一聽,卻是眼睛一亮。 范海是周良捧紅的天王級歌手,曾經紅遍大江南北,張璞都是聽他的歌長大的。 這人火了很多年,也有很多歌曲如今都在傳唱,尤其是ktv之中,他的許多歌曲幾乎是必唱曲目。 或許,范海人氣遠不及當年了,事業也在走下坡路,可知名度依舊,咖位,腕兒這些都還在。 他若參加,或許比周良參加還要好上一些。 “那就麻煩周老師了。”張璞笑著說道,“對了,這節目有一個音樂總監,周老師有沒有興趣?” 周良一聽,卻是一愣,而陳華濤卻笑著說道:“這恐怕才是你的目的吧?” 張璞卻是一笑,沒有默認。 他邀請周良以歌手參加這節目,不過是為了鋪墊。 周良在樂壇的咖位太高,不適合下場比賽。 至少第一季是如此。 “節目叫什么?”周良似乎有些興趣,開口問道。 “《我是歌手》!”張璞說道。 周良沒有答應,卻也沒有拒絕。 這事兒,顯然是有的談。 哪怕周良拒絕,他推薦了范海,那也是收獲。 這也算此行的驚喜了。 第二天,陳華濤組考核錄制。 張璞也見到其他兩位導師。 彼此不熟,只是打了個招呼,簡單的聊了幾句。 各自就位,錄制開始,七組學員,兩兩pk,呈現出一次次精彩的表演。 這或許也是這節目的成功所在。 “我更喜歡丁怡的表現。” “我也選丁怡!” 其他兩個導師,都選擇了丁怡。 丁怡連連感謝,臉上露出幾分喜悅之情。 其他三位導師,以及夢想導師或許只有建議權,決定在陳華濤身上,可其他人的意見,還是很有重要的。 比如說其他人都選擇她,陳華濤若是反其道而行,難免惹人詬病。 “兩人的表現都極為不錯。不過,我更喜歡陳森的聲音。”周良開口說道。 陳森是男學員,不過唱歌卻是天籟女聲。只是其外形普通,身高還不及丁怡,氣質...... 也沒什么氣質,反而給認感覺有些low。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