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幾天里,他一直在琢磨《倩女幽魂》的劇本。 原作雖然被人們奉為經典,但是畢竟時代久遠,蘇夜合理更改了一些細節,讓劇情的起承轉合更為融洽。 這部《倩女幽魂》的經典程度自不必多說,無論是在當年還是現在,《倩女幽魂》都是一部相當成功的商業片。 在人物設定上,聶小倩的楚楚可憐和寧采臣的正直善良,深入人心。 狂放不羈淳樸善良甚至有些可愛的燕赤霞成為人們心中永恒的最強劍俠形象。其在《倩女幽魂》前兩部中,尤其是在第二部里,起到了極為重要的定心針作用。只要我們看到“蘭若寺”,只要看到燕赤霞,似乎一切艱難險阻就自然消散于無,就跟無論在什么僵尸片里,只要看到英叔,一切恐懼自然煙消云散一樣。 除了燕赤霞,大反派樹妖姥姥,成為了一代人的噩夢。當年那個說話一會男一會女的姥姥,吐出來讓人惡心反胃的舌頭,都給人留下了極深的童年陰影。 聽說后來有電視劇把燕赤霞和姥姥拍成一對了? 三觀崩塌! 除了人設,最經典的,還是黃霑大師的配樂。 寧采臣出場時,突然的一聲“denglengleng”,至今想起,仍覺意味十足。 小倩出場時,那一聲“啊啊”,立刻有一種凄楚荒涼之感涌上心頭。 當然要說最經典,聽了最讓人熱血澎湃的,當屬燕赤霞提劍而上時的那段《大俠燕赤霞》bg,每每聽之,只覺浩氣凜然,俠義無雙。 黃霑之后,再無江湖! 其他如服裝設計,特效場景,堪稱一絕。 姥姥的諸多妖術,燕赤霞的劍招……徐克用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留下了無數經典畫面。 猶記得當年還很小,看《倩女幽魂》時,每次聽到燕赤霞念“般若波若密”,總會聽成“波多野……” 咳咳! 不知有沒有人想過,為什么燕赤霞這樣一個道家劍俠會隱居在蘭若寺,法術也有“天地無極乾坤借法”這樣的道家法術,也有“般若波羅蜜”這樣的佛家心經。 狗作者搜了好多資料。有人說是因為佛教進入國內后被道教吸收,《心經》也成為了道教的重要典籍之一;有人說咱中國人的宗教觀很寬容,儒釋道三家早就混雜在一起了,甚至明清以來,三教九流都在注釋《金剛經》;有人則說就是導演瞎拍的,沒必要尋根問底。 到底怎么樣,確實不得而知。但蘇夜在平行世界抄這部電影,總不能讓別人把自己問住,所以他選了一個聽起來很合理的解釋。 在電影中,寧采臣代表的是儒家。儒家講不食嗟來之食,高風亮節。開頭寧采臣窮困潦倒,收賬被人欺負,饅頭硬得砸碎石頭,可即便這樣,卻不吃那殺人劍客扔給他的饅頭。只是開頭的幾分鐘內,便樹立了一種典型儒家形象,凸顯出寧采臣的高大氣節。 雖然開頭看著寧采臣相當之窩囊,但此時有多窩囊,后面寧采臣得知真相,誓死也要救下小倩的行為就有多高尚! 燕赤霞代表的則是佛道,住在蘭若寺的道士,兼具避世和救世兩種情懷。 所以也可以這么解釋,當身為道士的燕赤霞發現天下大亂無藥可救時,終于醒悟自己不過苦海一孤舟,與其做無用功,不如隱居寺廟,當一個不問世事的和尚。 故此才既有道家法術,又有佛家法術。 然而即便已經隱居蘭若寺,當看到寧采臣這個正直的書生時,燕赤霞終究還是忍不住出手相助,出世救人! 網址77dus.co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