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袁三更,人如其名,母親生他的時候,剛好街面上在打三更鑼。 袁三更排行老二,本來屬于軍戶余丁,結果父親和大哥全死了,他就只好依照律法接替當兵。 軍操是啥? 不知道。 當兵第一年,袁三更就去給某位爵爺修陵墓,管吃管住,官府還給一些“行糧”。如果無人克扣,那年可以領米十五石,再加上妻子給人漿洗衣服,一家人的小日子會過得非常滋潤。 但是,袁三更累死累活,當年只領到四石米。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年景,袁三更當兵的第二年,全營被拉去給某位太監開墾山地。那山地距離京城有點遠,路費需要自帶,沒有任何格外工資,只是包吃包住,足足干了三個月。 剛回到家中不久,袁三更又被拉去疏通河道。這次也是有工資的,但被克扣一大半,而且路費需要自理,遠遠不如他在京城沿街賣燒餅。 日子就這樣熬過來,眼看著就滿二十五歲了,袁三更莫名其妙被扔進軍營。 天可憐見,當兵已將近十年,袁三更終于第一次走進軍營。 負責坐營練兵的是王二郎,袁三更早就聽說過,知道這是個很會打仗的狀元,還肆虐京畿的賊寇殺得屁滾尿流。 但這都跟袁三更沒關系,真正有關系的,是當天他就領到五斗粟米。 雖然都是些粗糙陳米,雖然只實給了四斗半,卻讓袁三更看到生活的希望。一個月四斗半,一年就是五石米,還免費吃住在軍營,又可以省下許多糧食,再加上妻子賺錢補貼家用,日子肯定比以前過得更舒坦。 袁三更希望這位狀元公,一直留在軍營練兵。他也不奢求什么獎勵,每月能領四斗半足矣,畢竟自己要在軍營吃不少,這已經夠讓狀元公破費了。 別看袁三更瘦得皮包骨頭,力氣還挺大,四斗半足有好幾十斤,他一個人就輕松將其扛回家。 只不過累得發暈,連忙讓妻子洗米下鍋,填飽肚子才終于緩過來。 重新回到軍營,袁三更領到一套衣服,一雙棉鞋,這讓他欣喜若狂,感覺自己占了天大便宜。其實還有一本《軍營規制》,但被袁三更自動無視,他只會寫自己的名字而已。 可惜分房之后,同舍有兩個混混,將他的新衣、新鞋給搶去,袁三更躲進茅房大哭了一場。 第二天早晨,袁三更睡得正迷糊,突然被一陣軍號聲吵醒。 十多個錦衣衛挨房踢門,罵罵咧咧,連蹬帶踹將他們趕至校場。 袁三更看到有六個士卒,被五花大綁跪于將臺之下,其中兩個就是搶他新衣、新鞋的混混。 王淵站在臺上冷笑:“其實我不想殺人,真的。畢竟你們還沒背熟軍規,不教而誅謂之虐,我吃飽了撐的虐你們做什么?但是!這六人竟然敢在軍營當中勒索搶劫,是可忍孰不可忍!軍法隊,準備行刑。李三郎,你去衙門知會一聲,將這六人的妻兒老小全部打入賤籍!還有,去找張督公,給我補六個兵回來。” “王相公,我不敢啦,你饒我了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