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漸變四-《唐殘》
第(1/3)頁
“好好照看將頭。。用最好的藥物和飲食。”
周淮安斬釘截鐵的對著來自第三輜重大隊的醫生道。
“我會定期過來查看的。”
而對于周淮安來說,他現在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在王蟠陷入昏迷之前,他親口完成了名正言順的權力交接,這也意味著周淮安可以理直氣壯的用“丁會黨羽的嫌疑”,來清理軍隊內部潛在的不穩定因素;不一定要殺人只要牽扯上嫌疑,將其邊緣化和無力化就好了。
還有就是用“為將頭報仇”的名義,對地方進行新一輪的追索和清算;畢竟從情理上說,是有他們的配合下,才能算計到將頭王蟠的;順帶對潮、循兩州境內駐防的別部義軍勢力,進行一輪清理和兼并。
而壞消息是,這次事件背后的水深的很,深到有直接來自大將軍府方面的參與其中;根據義軍抓獲的相關人等的審訊和拷問,雖然他們各自所知的事情有限,但是還是拼起來了大概的事情因由。
最初的起因就是怒風營在嶺東各州讓人出乎意料的表現和成果;王蟠帶領的這只新弱偏師,不但沒有被地方此起彼伏的騷動和變亂,給拖垮或是嚴重削弱,反而應時而起的做出許多功績和事情來;這就讓派系林立的義軍上層之中,有人開始惦記上了。
因為按照如今黃巢麾下各路義軍的體制,其實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十七老營和各率為,從北地南下的基本盤,由黃巢所設立的大將軍府,統一提供通常意義上的大致衣糧甲械物用所需;然后從攻打官軍和抄掠地方過程中獲得戰利品作為日常的補充;雖然有著各自宗族、鄉黨為淵源的派系和山頭,但是作戰的時候也要接受黃巢為的指派和調配。
另一大類,則是沿途投奔和聚附而來的成建制外圍和地方武裝;他們的成色和編制就有些明顯的良莠不齊了,許多就連基本的武器都沒法配齊;除了定期的撥付糧草之外,其他的一切就要靠自己去繳獲和籌備了,往往是直接劃定一塊區域令其自己去想辦法維持。
而大將軍府對他們的約束力就遠遠不如前者,甚至有些任其自生自滅的意味;因此在編制和人事上擁有相當的自主權。反正只要能確保有需要的時候,能夠拉出足夠的人頭或是提供相應的物資就形了。
而最初重建起來的怒風營就恰好介于這兩者之間了,因為它既是大將軍府支持下供糧的編制,又有地方自取的便宜之便。這原本到還沒有什么,只是臨時過渡性的權宜之策,就和其他一些零散的義軍外圍一樣;雖然有些異議之聲,但都無關輕重的被忽略過去了。
但是隨著怒風營所屬在紛亂不止的嶺東,令人意外的風生水起壯大起來,而以一支足有三四千人規模的地方勢力,重新獲得大將軍府的關注和委任之后,事情就開始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因此,原本留在大將軍府下聽事的前頭領丁會,就是某些人派回來先下手為強式的,奪取怒風營主導權的代表。因為如今的怒風營在大將軍府內并沒有明確的上級歸屬,卻有在地方成為獨立小山頭的趨勢,但是相應義軍中的根基和人脈,卻相當的淺薄到可說是幾乎略等于無。
故而按照對方的預期和打算,如果能夠成功奪權的話,就會以怒風營的名義主動要求,成為某一路義軍山頭麾下的附庸,而以既成事實在大將軍府內進行討教還價,為當事人等謀取相應的利益。
但是僅僅是如此也就罷了,起碼還有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在義軍體制內的基本底線和不能公開撕破臉的框架下,明爭暗斗和拉鋸滲透的一番,才有可能得到的結果,最不濟也能從實力壯大起來的怒風營,拉走一部分人馬和地盤而使其重新被削弱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县|
称多县|
建水县|
英德市|
历史|
青川县|
普格县|
东阳市|
常州市|
莎车县|
延庆县|
阿坝县|
萝北县|
疏勒县|
上饶市|
广水市|
乌拉特后旗|
九台市|
朝阳县|
东辽县|
紫阳县|
扶绥县|
锡林郭勒盟|
子洲县|
高唐县|
临江市|
灵璧县|
辽中县|
托克托县|
陆川县|
屏东市|
宝鸡市|
博爱县|
桦甸市|
贡觉县|
古丈县|
蒙阴县|
新乐市|
东乌|
抚宁县|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