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碰撞-《唐殘》
第(2/3)頁
這一次卻是黃巢示意按捺住身邊兩個蠢蠢欲動的護衛,而露出一種深慮的表情主動開口詢問道。
“而今義軍亦有三利者,”
周淮安亦作解釋道。
“一曰為民求活、天補平均的大義之名已經震傳天下了,而天下窮苦不的活者何其之多也,是為人和;二曰天下各路藩鎮,首鼠兩端而養賊自重這比比皆是,而給義軍騰挪縱橫之余,時為天時。。三利者,如今義軍于這嶺南之地,既斯有土亦有財,更兼休養生聚的喘息之機,亦稱地利。。”
“話盡至此再多說也無益了,還請黃王恕我多有僭越。。”
周淮安卻是毫不留戀和可惜的拱手道,
“告辭了。。。。”
“且慢。。”
然后他轉身就走出十幾步,卻在來的門邊被冒出來的衛士給攔下了,身后也傳來了一個聲音。
“請留步。。”
“黃王這又是何必,若視我所言為妄語而大可斥責出去,就當時沒都沒有發生過,繼續保持現狀好了。。”
周淮安不由的轉過身來,破罐破摔的不忿道。
“但且讓我回去繼續嘗試所學治平一地,且觀一時后效好了。。”
“若是想要以言論罪的話,那就只能怪我有眼無珠了。。”
“看來,卻是我有眼無珠了。。方才思慮太多,卻是慢待了大才之士。。”
黃巢卻是再也站不住了,鄭重其事趨步上前行禮道。
“既然先生對義軍如此了然,又負此大才。。還請先生繼續以城府方略教我。。”
而背上隱然冷汗津津的周淮安卻是松了一口氣,又在心中發出某種隱隱歡呼雀躍的聲音來,這才是正常節奏和套路啊;自己費盡周折努力了這么多時間和功夫,為的不就是站在他面前侃侃而談的一幕么。撬動和偏轉歷史車輪的機會,終于就這么經意又不經意的來到了自己的面前了。
“黃王可知這嶺南素來有三利三弊之說。。”
思前想后一番下來,周淮安還是決定從眼前最貼切也最直觀的地方入手。
“三利者,稻米、魚鹽、海貿之利,可為義軍生聚、壯大之資”
“三弊者,土蠻、瘴疫、洪患。。若有處置不當則遺禍無窮而疲于奔命。。”
嶺南道雖然大多數山地和河流,頗多蠻荒之地,但是在南部沿海傳統的珠江三角洲一帶,還是經營的相當不錯的,這里既有附近佛山的鐵礦資源,亦有韶關的地下煤產出,再加上珠江出海口的沖擊平原,所帶來的農業上的加成;既有沿海的魚鹽之利,又有作為通商口岸和轉運樞紐的財匯聚貨,另有五嶺之險為屏障和閉塞,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割據和埋頭種田之地;
只是這里用茍安和割據一方固然是沒有問題,起碼也是后世五代南漢的格局,但想要進一步的積聚實力進行擴張的話,在具體的發展空間上就相當的有限了。尤其是對于習慣了轉戰各地而流動性很大的農民軍而言。
而在另一方面,黃巢的義軍雖然打下了廣州在內的一大片珠江三角洲地方,但是除了最初明面上的一大筆錢糧物資的收獲之后,就再也無法利用和動員起更多東西來了;至于當地所潛藏和積累的各種資源、人力什么的間接財富,可以說是大多數在一天天流逝當中給白白浪費掉了。
他自然是知道這些農民起義軍本身局限性,目光短淺和盲動性所帶來的危害和后果,所以想要努力在自己羽翼豐滿之前,創造和留下一套還算合理的制度和其他事物,把他們擴散性的破壞力和摧毀效果,給引導到合適的方向上去。或者說讓他們在失敗之前能夠堅持的更久一些,保全下來更多的有生力量,好位置的事業遮風擋雨更長的時間。
因此,他很快就與黃巢暢談起了口號、組織和綱領,紀律與制度的重要性。
“正所謂是名不正言不順,空有其名號,卻毫無行事的章程和步驟,更無分階段性的眼前、近期、中期和長遠的奮斗目標所在”
“正可謂是: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既然連義軍諸頭領都不知道該如何去做,那也勿怪底下不知何為而人心難聚、屢屢私下相授了。。”
“難道黃王以為,一群在平日里都約束不了的部伍。。。”
“到了兵戰兇危的陣前,就能乖乖的聽令,而不是自行其是或是恣意妄為么。。”
“不成規矩何成方圓。。”
“黃王若是想要成就大事,就少不得最基本的令行禁止和上命下承。”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源|
兴和县|
潞西市|
贵德县|
稻城县|
萨迦县|
静宁县|
伽师县|
弥勒县|
观塘区|
余姚市|
湾仔区|
应用必备|
延安市|
本溪|
莒南县|
德令哈市|
崇信县|
太白县|
京山县|
昌邑市|
昌图县|
嘉义县|
万安县|
瑞安市|
东源县|
紫云|
仙游县|
砀山县|
甘德县|
扎鲁特旗|
东乌|
东乡|
涟源市|
老河口市|
屯昌县|
宁安市|
阳朔县|
嵊州市|
抚远县|
长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