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唐殘》
第(1/3)頁
“贏了,這就贏了。。”
望著土崩瓦解而去的敵勢,無論是石牛還是王秋,都有些難以置信的意味和感觸,又有些恍然隔世的錯覺。
但是對于周淮安而言這場勝利卻并非意料之外,所差別的不過是早晚而已;按照他從歷代官府資料和地方傳聞中所了解的內容。這些土蠻最擅長的還是山地間如履平地的機動力,空間狹窄的短促突擊和小規模遭遇戰,以及偷襲、騷擾之類的游斗作戰;
一旦大規模下山到了環境不同而遍地河網、水田的平原地區上,就基本喪失了他們所憑據的大多數山地優勢了;在占據人多勢眾的上風情況下,或許還可以無視和忽略這些不足和差異,但是一旦受阻、受挫和露出頹勢之后,這種劣勢就會被一下子放大和利用起來了。
這也是他敢于冒險在交州城下虛晃一槍,而帶兵主動北上迎戰這些土蠻的依據之一;賭的就是他們不能像正規軍隊一樣令行禁止和反應迅速,以及在平原上的作戰經驗嚴重匱乏。只是未想不是預期當中的逐一攻拔和各個擊破,而是就這么快就打了一場決戰而已。
“恭賀領軍,我軍殺獲近萬,余下土蠻已然盡數潰亡。。”
負責監督那些附從武裝打掃戰場的學徒隊長米寶恭聲道。
“所獲旗鼓甲仗軍淄堆如山積,。。又有軍中子女奴婢近萬人。。”
“卻是我等要引以為戒的地方了。”
聽到這周淮安不由搖了搖頭嘆息道,這場戰爭贏得實在有太多值得回味和反思的地方了。
比如,對方竟然把虜獲的人口和財貨都攜帶在軍中,這么多的負累和無形的牽掛,無疑就加劇了對方作為逆勢之后的敗亡之道了。
不知道是對方過于自信還是托大的緣故;南下來攻的西原蠻雖然號稱五萬大軍,這次實際投入戰場的差不多也就兩三萬人而已,相對周淮安帶出來的義軍本陣加上附從武裝的近萬人,并不算得上是明顯優勢;
而且居然沒有等全部抵達就搶先發動了進攻。結果就是分批的在變相填油戰術下,相繼折戟、粉碎在嚴陣以待的義軍輪番交替掩護的預設陣列之前。等到終于下定決心祭出決定性的底牌和決勝兵器——象兵,及其伴隨的全數主力,卻又遇上了早有準備的克制手段;所以實在是敗的毫不冤枉。
不過接下來的傷亡報告,就沒有那么令人愉快了。畢竟,世上可沒有十全十美的零傷亡事情;在這場毫不意外的對戰當中,還是造成了本陣自身的近千人傷亡;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一只慌不擇路的受驚大象,給無意間直接闖入陣列當中踩踏,和后續的圍攻、驅殺過程當中所造成的后果。
其次是那些靠近投擲的梭鏢和投矛,還有藥弩毒箭什么的損傷;然后才是有些微乎其微的近戰肉搏的損失;那些土蠻士兵看起來固然是形貌猙獰可怖,并且很有些悍不畏死的蠻勇,但是缺少大規模戰陣中的基本配合與協調;打著打著很容易就四散成各自為戰的一個個小團體。
然后就被義軍遠近交替的戰陣給輕易分割開來,而形成局部的優勢給逐一殲滅掉,或是通過輪換接戰的方式相繼各個擊破在有限近戰面上;這也充分體現出了傳統冷兵器戰爭中,組織度和紀律性較高的一方所帶來的戰力加成和對比優勢。
而且正所謂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衰。一旦打成相持之后,除了少數格外悍勇的壯蠻之外,大多數蠻兵在體能的持續性和爆發力上的短板和劣勢,就隨著時間而愈發明顯了。因此,除了作為兩翼與主陣填充的幾只土團武裝,遭到了強行突破和發生了潰亂之外,他們根本沒能動搖的了義軍主力的陣腳。
隨后周淮安又接到了回報,馬隊的追擊也遇到了某種意義上“挫折”;很多潰敗的蠻兵直接逃進了滿是泥濘的田埂里,或是跳進了那些河塘和溪流當中,然后令那些愛惜坐騎的義軍騎卒們也不得不望而興嘆,然后改下馬來繼續用兩條腿追擊兩條腿。
好吧,預期當中至少有上萬名土蠻的潰兵因此得以逃脫追擊;不過他們幾無建制也無斗志,更兼甲械輜重盡失,已經犯不上動用主力去進一步的追殺;光靠那些熟悉地方的土團武裝,就足以收拾和情理、對付他們了。這可是毀滅家園的血債加上世代沿襲的仇恨,不用擔心他們不會賣力去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股票|
金阳县|
黔南|
安图县|
荔波县|
龙南县|
神木县|
黑河市|
个旧市|
淮安市|
榕江县|
阿拉善右旗|
馆陶县|
河源市|
永吉县|
和平县|
南充市|
海兴县|
旌德县|
潍坊市|
电白县|
余江县|
湘潭市|
东至县|
高青县|
肥城市|
松滋市|
芜湖市|
张北县|
合江县|
娄底市|
三明市|
黄大仙区|
岑巩县|
信宜市|
新民市|
建德市|
盐山县|
年辖:市辖区|
建水县|
扬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