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歸飛海路遠-《唐殘》
第(1/3)頁
就在太平軍初露崢嶸于江東的同時。
西天竺沿海的一處充滿各色異域風情,兼具人頭攢動、熙熙攘攘與雜亂無章的港口當中。作為太平軍專屬貿易代表兼外域船團主事的肥孔(孔利落),也穿著寬松的籠布大裳坐在前呼后擁的一副抬輦傘蓋下。
手中還左攬右抱著兩名膚色迥異而輕薄暴露的胡姬;一邊喂食著果子一邊擦拭著汗水。由騎著高頭大馬的甲兵開道,穿過滿地跪伏衣衫襤褸的人群。
而作為前面由皮膚黝黑的昆侖奴,高舉著開路的除了太平青旗之外,還有好幾面色彩瑰麗而形制不一的小旗幡;卻是當地的王公城主邦君們,專門給予這位來自天朝上國的“官商”的禮遇和專屬證明。
這里也是義軍所組成的過海船團越過注輦國(今馬來半島附近)和獅子國(斯里蘭卡)之后,目前所能夠抵達的最西端,但所獲的回報也是及其豐厚的所在。
當地的土番邦主治下雖然窮困潦倒赤貧之極,但是作為上層人等卻是窮奢極欲的頗為豪富;因此,這些來自東土的物產對他們而言,無論是傳統絲瓷茶紙的專賣品,還是作為新物產的精鹽、糖霜、烈酒。漆器、銅鏡、琉璃制品。。。都是極受歡迎的搶手之物。
或者說是但凡出從廣府所運出來的新奇物件和奢侈品,只要能夠安然抵達這兒,就像是有個饕餮所在的無底洞一般,有多少就要多少而且基本不怎么講價。
而他也就像自稱的那個官方身份一樣的人品堅挺。每一次伴隨著跨海而來的龐大船隊,總是能夠提供琳瑯滿目而應有盡有的東土物產。從而讓那些久苦于沿途海路的不靖或是盤剝甚深,無法安然進入中土大唐的大多數域外商人們各種欣然若狂。
因此,每當他出現在這些港口中的時候,都會是當地商人們聞風匯聚而來的一時狂歡盛宴和海貿盛事;以至于數度輾轉往來之后,他的名聲都吸引到了南天竺和東天竺內陸的商人,乃至王公和邦君的使臣;翻山越嶺驅趕著馱隊和車輛,專程前來進行大宗的采買和售賣事宜。
他也得以在東天竺到南天竺,再到西天竺的當地沿海,成功建立起來了大大小小十數處,擁有相應特權和便利的專屬貿易據點;當然了,在此期間也有一些不怎么和諧的雜音。
但是作為一支動輒數以百計的船團領頭人,他自然有著相應的底氣和憑仗。除了船上相對精良的投射火器和使用強弓硬弩的太平水師勁卒之外;還有那些跟隨船團前來的海商家族和行會、社團,有的是可為驅從和助力的人手。
至少在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的動機驅使下,他們根本不介意在這些目無王法的域外之地,稍加展示一下來自閩中和嶺南之地,浪里撈食出海人家的武德充沛之所在。
只可惜更西邊的大食國和安息故地正在鬧內亂,以至于海上盜匪橫行而意外頻繁,不然再多西行上一段距離的東土物產價錢,又是另一回事情了。
雖然他自認有可以力壓這些靠近東土的邊鄙小邦、城主的實力,但是在遠離故土的地方面對上大食這樣域外大國的地方勢力,還是未免有些力有未逮或者說是后力不繼的重大風險。
因此不出意外的話,這處名為隸屬于普拉蒂特王藩屬之一小邦君,名為龕多(坎德拉附近)的港市,將會是他將來海上行程的最西端終點了。
當然了,在這一切的背后他還有另外一種重要任務,就是繼續給嶺外的太平軍政權或者說是那位領軍,收羅各種來自域外的物種和樣本。其中的重點目標之一,就有來自大食之地的安息馬和來自北天竺(今巴基斯坦大部)的信德馬(馬瓦里馬的祖源)。
這會在這西天竺之地港市所屬大食商人團體那里,肥孔用就用十幾匹“御供”的錦緞給置換到了足足十幾匹頗為神駿的良馬,也算是這次一個意外的驚喜了。
直到回到自己的駐地,一座貨棧臨時改造而來,具有占地甚廣的木質柵墻和多出哨樓的營區當中;他才放下臉上那副總也不耐煩和高高在上神情來,又趕走了攬在身邊作為擺設的兩名胡姬,鄭重其事的聽取起十多名相應負責人的呈報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浠水县|
龙井市|
汉川市|
上虞市|
水城县|
东丰县|
伊春市|
海伦市|
镇赉县|
顺平县|
泰来县|
宁波市|
于都县|
门源|
华坪县|
永兴县|
平顺县|
泰州市|
阜平县|
定日县|
永春县|
孟村|
洛宁县|
商南县|
长葛市|
阿勒泰市|
山东省|
临沧市|
永登县|
宁武县|
保靖县|
黄浦区|
宁德市|
会泽县|
嘉义市|
新昌县|
松江区|
沅江市|
西充县|
旬邑县|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