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唐殘》
第(2/3)頁
楊師古聽了反倒是有些激動起來。
“自古稱雄于世的英豪竣雄,莫不是以真性情而有所趨好而傳著于世的;若是都督以古之圣王之道而自律無暇,那在下倒要疑慮再三,甚至以為一時妄言了。。”
“畢竟當今之世亦非圣王之道可得救免。唯有心懷圣王之道而因循當世之理,身體力行方可再造太平盛世呼。。而都督所行之道,足以稱道傳世了。。”
“畢竟這世上偏偏最多見的,反而是那些眼中只有稱據一方乃至爭雄天下的霸道,卻絕少有令萬民得活的仁道之心;就算得勢一時也不過是個獨夫、梟雄之流而已。”
說到這里,楊師古拱手行大禮做稽首到底稱。
“然今既有都督以誠然待我,我自當以誠然報之。。惟愿附驥左右應循匡濟天下之道。。”
“愿共攘大業。。聊以富貴相酬了。。”
周淮安亦是鄭重其事的道,然后在心中暗自噓了一口氣。若是這位依舊不肯就范的話,自己還真沒辦法只能繼續把他晾起來當作吉祥物送到廣府去和王蟠作伴了。
要說未來的唐末五代中群雄汲汲,誰人又沒有一批忠誠的部下?但是想要爭奪天下,所依靠者,不止是忠誠,更重要的是附眾,真正的明主,縱不能令敵人投降,也要讓觀望者偏向自己這邊。
古時荀子所倡導的名之與實之道,在這件事上同為一體。身為雄踞一地之主,若不能得‘明主’之名,自然也得不到人才聚附而英雄豪杰景從的“其實”。
而這楊師古除了本身才具和理念頗為契合之外,所代表的舊日義軍中號召力和潛在聲望,對于日后在義軍當中的布局和行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示范和開端。想到這里周淮安又嘗試道:
“楊兄弟可為我軍機襄贊,以例如大將軍府故事好了。。”
“不可,萬萬不可”
然而,楊師古卻是毫不猶豫謝絕了續任軍師的建議,
“在下只是以末微之能做過義軍的軍師,卻非是太平軍的軍師;既于上下無所寸功,也毫無建樹可言,斷然不可因人而異的破壞了相應法度和章程。。”
“是我所慮不周了,那就且請屈就做一個沒有級別的內務顧問如何,比照”
周淮安微然嘆息道,這就是傳統謀士作為聰明人,知實務而識趣的格局和立場了。但不管怎么說隨著楊師古的正式投效,作為太平軍都督府日益壯大參謀體系中的主導核心,也就隱隱的可以奠定下來了。
而在不遠處的另一個地方,得到客氣招待而逐漸放下拮據,喝的有幾分臉色酡紅的車把式連聲道:
“不多,不多。咱們都覺得交的甚少了。。往昔交完各色租子和雜色,還有公人下鄉之后的飲食供請,真的是把人從頭到腳,連老帶少的給羅括干凈了。”
“可現在太平軍的莊子里是大伙兒一起送到鄉上去,攏共才交個地里出產的五成就沒有其他啥子了,咱們反倒是有些心里不夠踏實了。。”
“其實多收一些糧食也是不打緊的,反正田間地頭種的瓜菜,養的雞鴨鵝兔都算咋們自個兒的,還有閑余時做工的進項。。就算沒啥余糧也能囫圇過去的。。”
當重新啟程上路的時候,只覺身心煥然不同的楊師古手中,也多了一份厚厚的事物。這就是傳聞中名為《太平考成法》的章程初稿。對方送過來讓他參閱的的意思也是十分的明顯了。
雖然他拒絕了相應的名為,但是對方還是不由分說的讓他擔待上了相應的重責。因為這份新章程乃是對于太平軍都督之下的官吏和治理體系,進行重新細化的定位和再梳理的結果。
以“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為主旨;特點即所謂“立限考事”、“以事責人”。也就是對照各級行政人員的職位和權限,將所有應辦的事情具列出來之后,再定立相應的期限并分別登記立檔。
然后,按照遠近以半年到一年為期,進行一輪核計和對照完成進度,以為官員任期內的業績參照和考評,以決定最終的賞罰遷轉升降之選。另一方面,則是將太平軍實行的官吏一體遞進制,給進一步的細化和確立下來。
其中從最底層開始分別為:事務員六等,吏員五等、吏目五等,這三大類十六階為最根本的基層和下層人員。然后,是(中層)事務官正、從六等,(高層)政務官正從五等;構成各級政權的正佐官屬,及都督府各直屬部門負責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源县|
汉川市|
东丰县|
汽车|
本溪市|
霍山县|
三明市|
丹阳市|
铜陵市|
南陵县|
新沂市|
开平市|
蓝山县|
阿瓦提县|
股票|
桂东县|
太和县|
保定市|
贵阳市|
平舆县|
隆化县|
彭山县|
佳木斯市|
阿拉善左旗|
汤原县|
囊谦县|
章丘市|
呈贡县|
南江县|
法库县|
永城市|
洛川县|
阜新市|
河池市|
裕民县|
齐齐哈尔市|
苍梧县|
万全县|
五河县|
古田县|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