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56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唐殘》


    第(2/3)頁

    因此,這些亦盜亦匪的聚落村寨,不是逃入云夢大澤身處茍延殘喘,就是成村成寨的接受編管和改造,甚至就此變成水軍和漁業生產隊的補充來源。反倒是這些橫行于北方南陽盆地周邊的“山棚”們,倒是有些麻煩和棘手。

    因為他們幾乎都是以大大小小的宗族為紐帶的群落和結社,來抱團取暖和爭奪游獵的山林水澤地界,乃至成群結隊的外出驃抄過往商旅,和劫奪地方的財貨、女子。

    頗有些類似中國古典版本的“哥薩克”(草原強盜)聚落,雖然歷經本朝各代守臣治理和清繳,卻是禁止不絕而始終為患不斷;因此也有守臣試圖誘害為利而收編他們。

    因此,元和時,東都留守呂元膺曾募山棚之民,名山河子弟,使守衛宮城。元和十二年(817),李愬平淮西,部下勁旅亦有山河子弟。但是中唐以來的亂世和災荒人禍,讓歷代上山為盜的青壯總是絡繹不絕。

    (老弱病殘早餓死在家中,或是走填于溝壑之間)

    乃至到了如今唐末之世,江漢到襄州一帶仍有山棚活躍,并且因為亂世綿連而有所做大之勢,尤其是太平軍通過鎮反會在山南東道節度使境內所推行的整肅和清理行動;固然是摧毀了喜多橫行鄉里縉紳所把持的舊有秩序。

    但也讓好些被摧毀的豪強、大戶余孽和死剩種,逃到山中與之合流起來;進而蠱惑和煽動其中部眾,與太平軍在平地上推行的清算豪族,編管民戶,推行屯田等行為,進行拉鋸式的騷擾和對抗。

    比如恐嚇和搶劫、殘殺當地的貧民百姓,襲擊和破壞太平軍“三支隊”所開展過工作的村落,以及各種臨時據點、關卡。

    因此,在第三軍和第六軍中,來自戰亂中閩地的山民和連州、郴州之間桂陽監的礦戶子弟,被重新集結和武裝成為相應的一支支別動隊,帶著便于跋涉山地的矮腳騾馬和簡易投射火器,展開相應的反制和肅清行動。

    而主動請纓主持征討的人選,則是出身江西洪州豫章的閔勖,以及他的副手邵州人鄧處納。理由也很簡單,閔勖就是豫章本地被招撫的“江盜人家”出身,而鄧處納更是出身邵州當地的山棚分支。

    因此于情于理,太平軍都有必要收縮和鞏固部分過于突出的戰線和接敵面,先整頓和梳理好內部問題,才能重新形成合力再打出去;但是這兩條戰線也不是說收縮就能收縮的,同樣需要追加的生力軍作為接應力量和斷后。

    像是峽江道那邊倒還好辦一些,雖然戰線拉的很長但是也有著長江水運的便利,只要在后勤保障下依照地勢進行就地鞏固和布防就好了;但是暫時無法繼續干涉和參與劍南三川的局勢演變了。

    而金州到襄州都是一馬平川南陽盆地的平原地帶,輸送和轉運的距離上也要短得多;但是也更容易受到臨近群山之隔的洋州境內威脅和侵攻。

    因此后續追加的打擊力量必不可少,甚至還要有所反復的打上幾戰,才能奪取和占據足夠戰略緩沖地帶,作為長期相持和對峙下去的前提條件。

    周淮安想了想,又把一份事先準備好的文書拿出來端詳起來。這是份特任前桂管經略使李攢的文書,這也算是個釣在驢前的胡蘿卜,給那些俘虜后接受改造的舊朝將官們,一個日常繼續配合下去的指望所在。

    雖然沒法指望能夠像是后世新社會功德林一樣,讓人改頭換面重新做人,但是好歹也能把這些舊體制的殘余,給最大閑的廢物利用起來,而減少一些潛在的維持成本。

    像這位在安南就投降了太平軍的桂管經略使李攢,作為多年征討南蠻的邊軍宿將出身,他自身的手段和眼光、經驗還是相當不錯的,因此當年一度堵的尚讓為義軍在頓兵桂州城下而不得寸進。

    如果不是大勢所趨之下,聚攏在他麾下兵馬因為無錢無糧缺少供給和補充最終嘩變散去,只怕黃巢為的義軍還沒有那么容易越嶺北上。經此之后他的心氣似乎也散了而舉家避居到安南去。

    最終又在安南事變當中沉浮起伏之后,最終為了保全家人親族而投降了太平軍。因此,如今替他雖然已經老邁了而格外眷顧家人,但是也是一個明顯可以控制的弱點所在;

    因此他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編寫兵書和畢生經驗得失的回憶錄,順便偶爾給將官成班的現役成員上課,專門講述和介紹朝廷相關的軍事體制,以及常見的戰術手段和風格。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镇县| 山阴县| 阿城市| 古田县| 景泰县| 北宁市| 南皮县| 饶阳县| 蓬溪县| 德州市| 长春市| 宁化县| 壶关县| 台东市| 尚志市| 凤冈县| 毕节市| 天全县| 平凉市| 徐汇区| 瑞安市| 闽清县| 上虞市| 德惠市| 农安县| 桂阳县| 宜昌市| 凤山市| 邹城市| 岚皋县| 犍为县| 壶关县| 榆中县| 庐江县| 澄迈县| 介休市| 阳原县| 法库县| 安新县| 黑河市|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