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12章 走馬為君西擊胡(下)-《唐殘》


    第(1/3)頁

    就在長安城南,暫時被人遺忘的黨項頭領之一拓跋思忠,也灰頭土臉、闕腳披發在倉皇奔走的逃亡之路上。只是原本大氅戎裝銀冠的他,如今只穿了一身類似普通百姓的破爛單衣。

    而他的心中亦是充滿了惶然而憂急的情緒使然。因為這一次兵敗,他損失掉的不但有三千拓跋平夏本部的騎兵,還有來自其他黨項氏族的藩落健兒;就算最后能夠安然逃回去,也免不了要其他的黨項氏族一個交代了。

    要知道,拓跋氏作為黨項各部之中最大的氏族,一貫牢牢把持著作為部落君長和征伐領頭人的天然位置;但是除此之外又尚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辭氏、房當氏、米擒氏等大姓氏族;

    其中大者萬余騎、小者數千騎,各據一方;相互之間的關系也是錯綜復雜而莫衷是一。比如曾經占據過全族君長位置,而厚依舊是拓跋氏最強有力的挑戰者,同樣受過朝廷冊封的細封氏族。

    早在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就受南會州都督鄭元躊招諭黨項歸附,黨項首領之一細封步賴率所部歸唐,唐朝在其地設軌州(今四川松潘縣西),授細封步賴為刺史,為黨項投唐的第一人。

    貞觀九年(635年),唐下詔遣使開河曲地為16州,黨項內附者34萬口。才有吐谷渾王慕容伏允結為姻親的黨項酋長拓跋赤辭,也在與唐作戰兵敗、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歸附唐朝。

    朝廷乃就其地分設懿、嵯、麟、可等32羈縻州,任命歸附的部落首領作刺史,以拓跋赤辭為西戎州都督,賜姓李氏,受松州都督府節制,封為平西公,開啟拓跋氏再興之路。

    直到唐廣德二年(764年),河北副元帥仆固懷恩自恃平亂有大功,卻受構陷于宦臣而起兵反叛,并煽動黨項、吐谷渾等族叛唐作亂,旋即就被平定而病死逃亡。

    朔方(駐今寧夏靈武縣西南)節度使郭子儀為了防范黨項等族受其煽動,建議朝廷將居住在靜邊等六府的黨項遷到銀州(今陜西米脂縣西北)以北、夏州(今陜西橫山縣西)以東一帶居住;

    并召黨項族大首領、左羽林大將軍拓跋朝光、拓跋乞梅等五首領入朝厚加賞賜;從此拓跋乞梅居慶州,號東山部;拓跋朝光居夏州,號平夏部。有了如今東西兩支拓跋氏族各自壯大的源流所在。

    后來唐文宗太和、開成(827—840年)年間,東山黨項復起作亂;直到大中四年,唐宣宗詔鳳翔李業、河東李拭合節度兵討伐黨項平定之。殘余東山黨項部眾才逃亡至夏州境內,兩支拓跋氏就此合流為一,而以平夏部力壓群雄獨大與各部之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赫章县| 富蕴县| 乐陵市| 遂宁市| 阿拉善左旗| 大兴区| 佛坪县| 彝良县| 游戏| 年辖:市辖区| 信宜市| 德江县| 巴林左旗| 杭锦后旗| 台中市| 怀化市| 保定市| 达孜县| 高邑县| 吉安市| 时尚| 深州市| 新源县| 常山县| 泾源县| 兰州市| 丰原市| 搜索| 亚东县| 晋城| 丹棱县| 古蔺县| 马边| 含山县| 霍城县| 酒泉市| 乌什县| 庆城县| 辽阳县| 乐陵市|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