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周淮安略有些驚訝的點點頭道: “大人最是憂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她卻是低頭下去幽然嘆聲道:卻是想起來自己承歡膝前的過往種種。 在父帥那些濃墨重彩的往昔故里回憶當中,卻是不可避免會說到這位只聞其名而不見其面的兄長;然后說著說著就不免情緒一下子低落下來了;然后再偶然喝醉了之后也會嘆息自己有所辜負和虧欠了這個跟隨多年的長子;但是又長吁短嘆的對著作為家廟護法的北方多聞天王畫像期盼和禱愿,歸義軍上下依舊能夠同衷共濟一切如昔。。。。。 “原本那位歸義軍之主,如今滿門被害而只剩一個年幼的遺孤,在親信侍衛護送下一路奔逃入蜀;卻不見容與舊朝那些君臣。是以已經被我的人給引度到太平軍治下來了” 周淮安也讓她好好消化了這個消息之后才又道: “那郎君希望奴奴能做些什么?” 然后就見她抬首起來略帶期許的道: “自然是以親族的身份,作為其庇護之人了。。” 周淮安慢條斯理的道: 在處理完這么一件日常的小插曲,而目送臉上尤有殘跡的骷髏精匆匆告退之后。周淮安也收回了這點心緒而再度審閱起新一批人事調動名錄,以及相應職能部門架構調整和職責進一步細化后的人員擴充方案。畢竟如在和平時期以生產建設為重心的布局和規劃, 對于任何一個有所理想和訴求的團體來說,基本的組織建設是最為不可或缺的基礎之一。哪怕是一時人力物力不足,而只能將將基本制度和組織框架搭建起來,等到日后再慢慢補全和完善,也好過直接留下大片空白而任其野蠻生長一段時間后,再費時費心的進行矯正和改錯。 當然了,太平軍如今家大業大而治理的地域和人口同樣廣闊。因此隨著架構的穩定發展,不但各種不斷涌現出來的新事物、新問題,造成督府上下事務巨繁和冗雜,牽涉的方方面面利益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舉個例子來說,就比如這一次冬季的軍中換裝;雖然具體到每個士卒的身上就只有新式的內外夾絨衣褲、絨布睡袋和粗呢氈毯三件套,以及鞋襪帽子手套等零碎;但是卻直接牽涉到二三十萬人的切身需求。 然后為了籌集足夠的產能組織供應配額,又需要協調和組織大都督府下多個部門分數的數十處后勤工場,地方上百家外圍協作作坊的生產及程安排與對應的分工協作。差不多又是牽涉到成千上萬人家的基本生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