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852章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下)-《唐殘》


    第(1/3)頁

    如今太平大都督府的體制內,除了傳統軍隊(軍功)系統之外尚有幾條比較熱門的坦途大道。就是在經過基層的三級跳式教育普及之后,掌握了最粗淺的文字書寫和數算基礎之后,既可以選擇繼續深造算術而成為一名賦算人員。

    這樣在結業后不但可以進入都督府內相應的財計、核算等專業部門,也可以滿足其他部門乃至是各級地方官府,形形色色的屯田所、工場礦山和官營商隊商號,在相應財務管理和數據統計方面基本需求,級別不高但是路子很廣。

    或者選擇繼續進修律學科,掌握相應的刑名制度和法理基礎,然后成為最基層的見習巡回司法人員之一;待到積累了足夠的基層經驗和資歷升到吏目階層,就可以選擇做一名(流動)巡事或是(派駐)推官,自此開始在司法體制中的仕途,或是有機會平級遷轉為相應基層親民官的佐副職。

    此外就是從屯田所的管理職責中,一步步走出來的農官體系了。這也是最為辛苦和瑣碎的一個差事,但是一旦達到足夠的級別之后,在諸職銓選和遷轉上自然有相應雷打不動的優先權和選擇權。

    畢竟,這也是一個從小農經濟社會剛剛變型過渡來的時代,既然能夠搞好農業生產和背后的集體組織,那也意味著能夠解決日常可能遇到的大多數社會問題了,只要再經過一定程度的深造和進修,自然有出任親民官的優先資歷。

    最后,還有半條屬于工場和礦山出身的技術官僚體系,不過這條道路就相對狹窄一些了。在仕途選擇上就只有一些對口的部門作為日常的發展方向,就算是轉任也只能是負責具體的事務官,而往往沒法成為抓總的親民官、正任官。

    但是優勢是工作內容和方向上相對穩定和簡單一些,適合那些心思比較單純或是討厭庶務,喜歡在相應領域內鉆研和深究下去的人選。。

    還有半條坦途就是商業體系和對外部門的干系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排在逐條仕途之末,這也是接觸面最廣而風險兼具,經手的利益最為豐厚的一條路子。而成為那些學識基礎不夠,但是人情練達、心思靈活之人的首選了。

    而像是他們這樣舊日士子出身,而半路加入到文宣和教化系統當中的存在,同樣也能算是是小半條坦途;只是在跨階的出身考察和遷轉上又要更加嚴格一些,需要相應的推薦人為之具保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

    但是最不濟也可以在中樞和地方上,謀求道一個諸如博士、教授、教習、講師、助教、師范之類的督學和訓導之職;或者在宣傳部門內一直發展下去,從撰寫文稿和編纂書冊的主筆、編修、正字,就此謀求成為了未來的學政、言官和館閣諸職的出路。

    當然了,按照《太平綱要.考成法》里的基本原則之一,無論是哪個途徑的出身和路子,等積累到了體制內第十九等的吏目、長吏以上后,不經歷地方基層主政過的資歷,是不能直接從現有職位上轉為部門正任官的。

    因此,那些已經在大都督府下轄的判曹科房司局等,各種佐副職位上干出業績來的事務官選;想要在本位更進一步的話,也只能請求到地方去對等擔任一屆親民官,或是軍事后勤的組織管理者,待到考績圓滿之后才能轉回。

    所以這才讓杜荀鶴有些猶豫不決,自己接下來將要選擇的道路。因為除了那些機關匠造的技藝和行商交涉,實在是他所非勝長之外;無論是鞠身下田監理農事,還是給鄉間糾紛和爭訟書寫判詞,或又是數算理賬,他都可以勝任一點的。

    而光看大都督府內那幾位正當得用,而形同風向標一般自然而然聚附了一大批相應效法者的老大人,就知道這些舊屬士人相應的仕途傾向和上位者的用人風格了。

    最早跟隨大都督的長史樊綽無疑是吏務民政的全才和老手,只要不出意外也是未來的中書門下、政事堂,或是其他類似中樞要害中的備選之首。

    而劉洵和陸龜蒙同樣都是以民本農事出眾的人物;只是一個以擅長經營和調理民生所需而被看重,另一個則是在農學技藝上更加業有專攻,澤及源遠流長而已。是以許多人都揣測此二老,在未來的六部之中必然有所一席之地的。

    然后是當代的文壇大家皮日休和安南治學大家丘宦為代表,諸多投附太平軍督府的傳統士人,依照他們在宣揚義理和推行教化上的作為,日后的內廷詞臣、侍御學士和國子監祭酒,也許會是他們的最終去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吴旗县| 合肥市| 姚安县| 洛宁县| 岱山县| 卢氏县| 鄂托克前旗| 盐亭县| 武夷山市| 嘉兴市| 青田县| 云南省| 昆山市| 沁水县| 南充市| 土默特左旗| 长岭县| 伊吾县| 西峡县| 舟山市| 贵港市| 霍城县| 高青县| 卢龙县| 永春县| 潞西市| 兴安县| 台湾省| 如东县| 偃师市| 宁明县| 甘谷县| 忻州市| 高邮市| 靖安县| 饶平县| 香格里拉县| 迭部县| 四平市| 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