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唐殘》


    第(1/3)頁

    而在普安(四川劍閣縣)城內,剛從劍門關回來負責就地督運糧草的行營都監李常在,赫然也成為了熱鍋上的螞蟻了。正所謂是“才出狼窩,又入虎穴”的道理正應驗在了他的身上了。

    他本以為離開劍門關那個兵戰兇危之地,在這后方就可以安生和自在的修養上一些日子了;卻沒有想到后方也會出現賊軍的蹤跡。于是乎,抵御江油方面敵勢的重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他身上了

    還好在此之前,他在行在的老關系戶兼救命恩人,已然冒著被亂兵和賊軍劫奪的若大風險,給他搶運了一批糧草衣被和錢絹酒藥過來;不然的話,他還真不知道自己在這普安城里是怎么自持下去了。

    盡管如此,他心中還是嚴重缺乏底氣,更不敢把城內尚存的數千名守軍,給分派出去搜索和迎擊敵蹤。畢竟,他并不通武事,也不是“二楊”及其諸假子那般,是在多年監臨行伍中浸淫出來的經驗和閱歷。

    能夠得到這個位置,也只是因為他身為李大貂襠的養子,又有從山西戰敗之后逃脫回來,而成為群宦之中屈指可數的“知賊之人”而已。當初他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險惡到了這個地步,不然又怎么會自告奮勇來做這個啥勞子的行營都監/監軍院使呢?

    事實上,他倒情愿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好,因為當初每每想起西川軍在賊軍火器面前,倒如割草的情景,就足以讓他連連做噩夢好些日子了。所以他才決意以督糧為由離開劍門一線,避免重新看見賊勢。

    所以此時此刻事到臨頭,他甚至不敢將城內的守軍分派出去。因為派多了消弱了城防,卻在真正需要的時候排不上用場;派的少了怕是無濟于事,甚至還有可能讓帶隊的軍將,在半路就跑掉和溜走了。

    作為朝廷的監軍院使和李大貂當的養子之一,他自然知道消息的渠道和掌握的內情也比常人更多一些。如今西川的局面真的是累如危卵的無以復加;雖然還有南面和東面兩大營,又有成都行在的護衛武裝可是為憑持,但這已經是窮盡地方之力的結果了。

    要知道,無論是朝廷治下的西南溫末還是西山諸羌,能動用的丁壯差不多都被征調出來。如今不是北上馳援關內,就是被困在了山西道境內,西川境內剩下的一點人馬也淪為了盜匪;可以說是沒的指望了。

    而且雖然行在為首的朝廷已經答應了南詔和親,并以此為條件向南詔借兵助陣;還撤回了清溪關以北的大部分駐軍。但是南詔方面允諾的援軍的在開春之后就遲遲未至,據說是在國中出了亂子而無暇自顧了。

    所以,面對東南北三面而來的賊勢,地方上居然只能各自為戰;而行在對于各路人馬的統籌號令,也因為屢次嘩變和失控,開始變得不再靈光了。因此現如今的成都府和行在,就未必比他所在的劍州普安(今四川劍閣縣)城更加安全一些。

    然后事實正名,有些事情就算是他想要逃避,也是根本逃避不過去的。而眼下的李常在,除了百十號從成都帶過來略等于無的神策新軍之外,能夠信任和指望的武力,也就是因為回程道路被截斷而滯留在當地的一隊押糧兵。

    至少他們多是長期往來黔中等西南邊陲蠻地,運鹽販鹽的馬幫漢子出身,比起那些自成都府的流民之中招募丁壯而來的神策新卒,顯然要可靠和得力的多了。想到這里,立場就不由叫來了押糧隊的都頭,如今已經是千牛備身的衛小狗。

    只見他甫見面,就一板一眼的滔滔不絕稟報了起來:

    “稟告都監,四門城頭的守軍數目和諸庫糧械的存額,都已然初步清點過了。?!?

    “北門樓處點集之后差額十二人,應該是逃還家中了;已杖責相應隊正、火長,并按藉索拿中。?!?

    “南門市附近的常平倉中清點出缺額甚大,與賬簿內短缺足足有九百五十七石,正在拷拿庫吏追索后續。。”

    然而,李常在卻是有些心不在焉的聽著他說了好一陣子之后,才有些強顏歡笑重新開口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涧| 石屏县| 新野县| 南阳市| 内江市| 自贡市| 新田县| 滨州市| 西平县| 西藏| 黔西县| 石柱| 温州市| 会昌县| 武宁县| 上高县| 灵石县| 平罗县| 桂平市| 霍邱县| 公主岭市| 司法| 旬邑县| 莒南县| 临湘市| 四子王旗| 夹江县| 虹口区| 怀集县| 淄博市| 油尖旺区| 平和县| 潼南县| 城步| 重庆市| 吉水县| 蒙阴县| 乐陵市| 和龙市| 长阳| 奎屯市|